AI导读:

2025年基金一季报正式收官,人工智能投资热度不减。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加码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链,展现出对AI未来的坚定看好。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产业变革,相关产业从制造端向应用端拓展投资边界,AI主题有望继续发挥结构性优势。

2025年基金一季报正式收官,人工智能投资热度不减反增。最新披露的基金一季报显示,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如周蔚文、赵诣、刘元海等纷纷加码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链,展现出对AI未来的坚定看好。

具体来看,部分基金明确押注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细分赛道,而另一些则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头部互联网、计算机企业。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相关产业正加速从制造端向应用端拓展投资边界,AI主题在震荡市中有望继续发挥结构性优势。

周蔚文加大人形机器人布局

中欧基金知名基金经理周蔚文掌舵的5只基金总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以中欧新蓝筹为例,该基金重仓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其中不乏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周蔚文表示,基于对未来两三年向好的产业趋势预期,他和团队逐步加大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和布局。

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欧新蓝筹不仅涵盖了持续看好的人形机器人以及自动驾驶领域,还拓展至人工智能眼镜等新型可穿戴设备,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广告、游戏等应用领域。

赵诣关注AI及困境反转机会

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A类份额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达15.40%。泉果旭源组合股票仓位占基金资产净值的92.58%,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新能源、计算机、电子、机械、军工等高端制造行业以及港股互联网企业。

赵诣认为,新能源和军工行业已现触底回升迹象,同时人工智能正逐步改变生活,意味着从硬件端到应用端都会持续产生好的投资机会。他主要关注两个投资方向:一是较快增长的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头部互联网企业、计算机、电子、机械等方向;二是高端制造中的新能源、军工等可能出现困境反转的方向。

刘元海持仓集中在制造业

刘元海管理的东吴移动互联基金,一季度末管理规模达到53.58亿元,持仓全部集中在制造业,主要持仓分布在信息科技和可选消费板块。

刘元海表示,2025年有望是国内汽车智能驾驶产业从培育周期进入“从1到N”成长周期的拐点年。因此,东吴移动互联逐步加大了人工智能汽车智能驾驶行业的配置。

展望二季度和下半年,刘元海预计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有望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方向仍然有望成为A股市场重要投资主线之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