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外资公募基金今年明显加大了债券型基金的产品布局力度,涵盖多个细分类型。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债市面临挑战,但结构性机遇犹存,灵活的股债配置能力将是产品赢得收益的关键。信用债的相对收益吸引力逐步提升,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面对市场波动的持续加剧,外资公募基金今年明显加大了债券型基金的产品布局力度,旨在捕捉稳健收益机会。

券商中国记者观察到,外资公募今年密集推出涵盖中长期纯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等多个细分类型的债券基金新品。多家机构的新品首发成绩亮眼,反映出市场对外资债券基金的高度认可。

2025年,预计利率债市场表现平平,而信用债的相对收益吸引力逐步提升。业内专家指出,尽管债市面临挑战,但结构性机遇犹存,灵活的股债配置能力将是产品赢得收益的关键。

外资公募债基产品阵容持续扩大

券商中国记者发现,外资公募在产品布局上明显偏向固收领域,新发产品多为债券型基金,覆盖中长期纯债、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等多个细分领域。例如,贝莱德富元添益二级债基于4月7日起启动认购,采用量化投资策略,结合A股行业轮动模型和债券久期轮动策略,旨在捕捉股债市场的长期大类资产溢价。

施罗德基金于今年3月推出施罗德添源纯债基金,首发规模接近60亿元,彰显出投资者对稳健型债券产品的持续关注。安联基金亦推出二级债基安联安裕,主打稳健收益与灵活应对并重的投资理念,进一步完善其固收产品线。

宏利基金年内积极发行债券产品,包括宏利悦利利率债和宏利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期产品,前者专注于中长期纯债投资,后者为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跟踪同业存单AAA指数。两款产品首发规模分别达到60亿元和50亿元,显示出其产品设计深受市场欢迎。

摩根资产管理同样在今年发行了多只债券产品,覆盖中长期纯债、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等多个品类。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外资公募正积极布局固收类资产。

债市结构性机遇犹存

回顾年初以来的债市走势,贝莱德基金量化及多资产投资总监王晓京指出,市场对央行快速降息降准的预期推动长久期到期收益率快速下行。然而,春节后至三月中旬,资金面偏紧,降息降准未如期落地,市场随即调整,长债大幅回撤。

3月中旬后,资金环境改善,叠加市场对关税议题的猜测,债市迎来短期反弹。王晓京预计,利率债到期收益率有望继续下行,但下行空间或受经济刺激力度和财政政策主导。

摩根士丹利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施同亮预测,2025年利率债市场表现平平,信用债的相对收益吸引力上升。他提醒投资者,信用债市场易受政策性因素干扰,需具体分析主体情况。

城投债方面,施同亮建议关注三年以内的短久期品种,结合区域精选个券。银行二永债流动性优势突出,配置价值显现。产业债性价比弱于城投债,但房地产公开债风险已释放,系统性风险较低。

股债灵活配置能力至关重要

王晓京认为,当前是配置二级债基的好时机。在利率下行、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市场有望迎来中期股债双牛。然而,短期内国际宏观形势复杂,市场波动增加,单纯持股或持债难以保持组合稳定。

王晓京指出,债券静态收益率下行后,市场难以满足稳健型投资者的收益需求。量化多资产策略追求绝对收益,具备股债灵活配置能力,成为投资者布局的理想选择。

施同亮认为转债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转债市场规模缩小,新发转债减少,存量券剩余期限缩短,叠加权益市场回暖,转债期权价值凸显。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