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期型基金陷规模困境,市场接受度下降
AI导读:
近一月内,至少24只持有期型基金发布清盘预警,因业绩排名靠后导致投资者信心下滑,规模难题愈发凸显。在震荡市中,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灵活性需求上升,持有期产品市场接受度下降。
财联社4月16日讯 近期,持有期型产品再度遭遇规模困境,市场反响平平。
近一月内,已有至少24只持有期型基金发布清盘预警,其中不乏持有期一年及以上的产品。这些基金因业绩排名靠后,投资者信心下滑,规模难题愈发凸显。
业内人士指出,在震荡市中,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灵活性需求上升,这也使得持有期产品在市场中逐渐失去热度。
二十余只持有期型产品面临清盘
据巨潮资讯网公告,近一月,包括鹏华兴鹏一年持有期混合、大成汇享一年持有混合、招商瑞和一年持有期混合等在内的24只持有期型基金发布清盘预警。其中,过半产品持有期一年及以上。
这些基金发布清盘预警的主要原因是规模过小,如工银瑞信民瑞一年持有期混合、嘉实稳健添翼一年持有期混合等基金,其资产净值已连续多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
此外,南方誉丰18个月持有混合、富国智盈稳进12个月持有混合(FOF)两只基金已正式进入清算程序。
部分业绩不佳的持有期型产品规模萎缩
因规模过小而发布清盘预警的基金中,部分中长期业绩排名靠后,导致投资者流失,规模难以提升。
例如,长盛先进制造六个月持有混合基金A类份额过去一年回报为-20.18%,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垫底;财通稳进回报6个月持有混合基金A类份额过去一年回报也较低,排名靠后。
震荡市下持有期产品市场遇冷
在近两年市场震荡不断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灵活性要求提高,持有期产品因此遇冷。
一资深公募人士表示,近两年市场震荡频繁,政策和国际局势多变。持有期基金虽然有助于投资者长期持有,但灵活性不足,市场接受度下降。同时,过去几年中,持有期产品未能实现理想收益,也导致市场欢迎度下降。
购买持有期型基金,投资者需承担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波动加剧的风险。若承担风险后未能获得理想收益,投资者自然会不认可这类产品。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