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金公司年报揭晓:公募行业承压分化,头部效应明显
AI导读:
2024年基金公司年报显示,公募行业在市场震荡和基金降费压力下承压,大量公司营收下滑。但基金公司盈利分化明显,头部基金公司凭借丰富多元的产品线和降本增效策略实现快速发展。中小基金公司则因业务单一,经营业绩大幅下滑。行业分化加剧,头部效应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庞华玮广州报道
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上市公司控股参股的基金公司经营业绩揭晓。在市场震荡和基金降费的双重压力下,公募行业承压,大量公司营收下滑。然而,基金公司盈利分化明显,头部基金公司凭借丰富多元的产品线和降本增效策略,实现利润优化和快速发展,如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相反,中小型基金公司因业务单一,经营业绩大幅下滑。
基金降费虽带来短期阵痛,但也促使基金公司加速业务转型。易方达、华泰柏瑞、华夏、南方等基金公司抢占指数基金和ETF赛道;广发基金、工银瑞信、中银基金、兴业基金等债基规模快速增长。基金行业分化加剧,头部效应明显,中小型基金公司需寻求差异化竞争。
截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2.83万亿元,增长18.93%。但产品结构洗牌:指数基金崛起,债基规模快速增长,主动权益基金承压。基金费率改革对营收造成冲击,管理费下降,影响全行业业绩。Wind数据显示,41家基金管理人披露2024年营收数据,多数公司营收下滑。
特别是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比高的公司,如东方红资管、信达澳亚基金、中泰资管等,受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和降费影响,经营业绩下滑。经历股市震荡后,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尽管2024年股市回暖带动净值上涨,但投资人“越涨越卖”,规模持续萎缩。
头部基金公司凭借全面的资产工具箱和多元化产品线,整体经营业绩稳定。易方达基金管理规模大,总管理费连续三年排名第一,2024年以全年营收121亿元保持行业第一。华夏基金ETF业务爆发式增长,管理规模大幅增加36%,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增长。
指数基金成为大基金公司穿越震荡市的利器之一。多家基金公司指数基金规模占非货规模50%以上,如易方达、华夏、南方等。同时,债基对基金公司规模贡献最大,如广发基金债基规模增长44%。
在降费和市场震荡双重影响下,部分头部基金公司交出不错成绩单,如南方基金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9%,净利润同比增长16.89%。但也有头部基金公司净利润下滑,受累于主动权益类基金缩水。中小基金公司业绩下滑严重,业务单一,受市场冲击和降费影响较大。
中小基金公司面对情况各异,有的经营业绩降幅明显,有的凭借降本增效策略逆袭,如红塔红土基金。也有选择差异化路线,如中金基金大力发展REITs业务。展望未来,基金公司需制定差异化战略,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