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面临创新挑战,呼唤耐心资本
AI导读:
某知名投资人表示天使基金正在退出具身智能项目,因商业路径不清晰。风险投资面临赚快钱逻辑的挑战,中国政府呼吁发展耐心资本和长期主义,以支持技术创新。
近日,某知名投资人在采访中表示,其所在的天使基金近几个月正在退出以前投资的具身智能项目,因商业路径不清晰,此言论引发市场巨大关注。在风险投资行业及人形机器人产业,单纯基于“快钱逻辑”的投资决策或阻碍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有投资人坦言,理想的投资企业应在一年内回本,最好六个月内回本,这种追求速度与实效的做法更似炒股,而非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绝非炒股,炒股追求确定性与快速套现,而风险投资则以专业认知能力促进创新,并从中获利。中国本土风险投资起步于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时期,美国硅谷创新引领商业模式变革,中国创业者紧随其后,结合本土实际进行创新,得益于庞大的市场规模,各类商业模式均涌现出领军企业。
众多中国本土投资人因跟随式创新而受益,享受了“风口”红利。通常,只要投资者集体提供足够融资,就能支撑跟随创新的公司通过持续烧钱获取流量,构建网络,短期内实现估值飙升,最终通过上市或并购退出,获取高额回报。
当前,互联网技术商业红利正发生变化,新技术革命尚处萌芽阶段,部分中国风险投资者失去了跟随捷径,赚快钱逻辑失去根基。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商业化路径尚不明朗,技术革命初期,市场最需风险资本支持创新,但部分风险投资者已习惯于确定性收益。为此,中国政府近年来持续强调并呼吁发展“耐心资本”“长期主义”,并推出相应改革举措。
风险投资是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在借鉴硅谷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本土风险投资体系。但“风险”指的是技术与商业创新中的系统性、结构化不确定性,而非简单的“投资亏损风险”。风险投资机构凭借认知和判断能力降低高失败率、长期不可预测性等风险,本质上是通过认知能力平衡风险与回报。
我国部分风险投资机构主要在投资模仿硅谷创新的本土公司中获利,是相对安全的投资。对于无成熟模式可借鉴的创业项目,部分机构在风险投资中过度使用对赌及回购条款,或明股实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发展。
智能技术革命正在上演,中国部分风险投资机构仍试图摸着成熟模式过河,以避免早期投资风险。然而,OpenAI不开源技术,英伟达高端芯片禁止对华出售,这种等待和跟随模式或将导致中国在AI革命中落后。正如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锋所言,一些中国公司习惯于他人技术创新,拿来做应用变现,赚取短期利益。他认为,创新非完全商业驱动,中国企业应超越搭便车阶段,正是创新精神让Deepseek实现飞跃。
面对美国技术封锁,如不及时创新,中国可能错失参与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机会。真正的风险投资与创新发展,需要耐心资本与长期主义,以创新为导向,而非赚快钱。因此,不应低估中国技术与产业创新能力,以拿来主义对抗原始创新的时代潮流,虽能增加个人投资安全性,但可能面临错失技术革命的时代风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