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债基业绩下滑,“固收+”基金逆势上扬
AI导读:
3月以来,债券型基金业绩再降,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平均业绩不足0.1%。而“固收+”基金则表现出众,部分产品月收益率超过6%。业内对债市中长期投资机会持乐观态度,但操作难度仍大。
3月以来,债券型基金的业绩增速再次下滑。截至3月30日,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平均业绩已不足0.1%,创下近几个月的新低。然而,“固收+”基金却在逆境中崭露头角,部分头部产品的月收益率超过2%,甚至高达6%。
债市与股市在3月持续分化,债市整体经历调整,不仅面临资金面紧缺的压力,还受到权益市场资金分流的影响。许多债券型基金月内收益率为负,东方卓行18个月A单月收益率更是录得-7.86%。相比之下,“固收+”基金表现出色,工银平衡回报6个月A单月涨幅达6.13%。
债基三月表现不佳,“固收+”基金逆势上扬
债市在3月遭遇调整,资金面和权益市场的双重压力导致基金业绩下滑。据统计,有多只中长期纯债基金单月业绩在-1%以下,显示出债市行情的严峻。而“固收+”基金则凭借权益资产的加持,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短债基金的平均业绩与“固收+”基金相仿,但头部业绩产品仍依赖于权益资产的贡献。华西证券研报显示,10年国债收益率在3月内有所上升,资金面、央行态度等因素成为利率定价的主要驱动力量。

展望四月,业内对债市中长期投资机会持乐观态度。货币政策的中长期宽松环境为债市反弹提供了机会。华西证券指出,4月资金面往往季节性宽松,且财政支出、政府债净发行的季节性规律同样支撑资金面边际转松。
此外,黑色系商品期货价格的波动也影响了市场风险偏好,对债市构成利多。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尽管债市波动幅度收窄,但操作难度仍然较大。华泰证券建议关注可能打破僵局的时间点与信号,如关税、外需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等。
在操作上,华泰证券建议适度博弈关税、降准等事件,寻找高性价比的期限和品种。同时,信用利差有所修复,建议以中短端信用债配置为主。在利率窄幅波动且息差略有好转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小幅杠杆操作。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