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诺安基金重磅发布公募基金首份中国科技投资全景式报告,聚焦AI和半导体领域发展,探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突破精神,展望科技投资未来机遇与挑战。

3月28日,诺安基金重磅发布公募基金首份中国科技投资全景式报告《中国科技——敢!2025诺安基金科技投资报告》,并于发布会上与投资者共同探寻中国科技“敢想善为”的创新密码,拆解科技投资的产业逻辑。这份报告聚焦于科技投资,特别是AI和半导体领域的发展。

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曾前瞻判断“AI是下一轮科技长周期的核心引擎”。如今,这一预见正在快速变为现实。人工智能的觉醒如同能源革命,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新纪元。Deepseek V3和R1模型的惊艳亮相,展示了中国科技行业的创新能力。这些突破性成果正重构全球科技版图。

技术平权的星辰大海

发布会上,邓心怡表示,DeepSeek的开源实践以“开放即共赢”的理念引爆市场,成为技术创新典范。开源生态加速了行业洗牌,通过技术革新大幅降低处理成本,推动AI能力从专业壁垒转变为广泛可及的生产力工具。

诺安基金科技组研究员王浩然指出,除了模型平权,还需持续迭代大模型。开源生态在此过程中扮演“加速器”角色,引导全球开发者协同创新,推动“技术共享-生态迭代-商业繁荣”的良性循环。

破茧成蝶的科技征程

报告指出,中国以开源促创新,敢于秉持开源精神,劈开技术垄断的坚冰。经过数年攻坚,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已跨越从0到1的鸿沟,半导体材料领域也取得突破。中国科技国产化的成功是底层创新的起点。

诺安基金科技组基金经理刘慧影表示,中国科技已从“跟跑”到“定义未来”。科技组基金经理陈衍鹏剖析半导体行业投资机遇时指出,AI是主线,同时关注国产算力的崛起。

科技突围的四把钥匙

诺安基金科技组基金经理助理杨靖康表示,唯有坚持科技创新,深耕产业发展,才能让新质生产力迸发力量。报告发布前瞻洞察,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与量子计算将重构生产要素,重塑全球产业竞争逻辑。

人形机器人方面,中国已构建全产业链能力。商业航天领域,中国“星网工程”加速推进,催生巨大市场空间。量子计算方面,中国统筹研发,形成创新高地。

金融与科技的“双向奔赴”

诺安基金权益投资事业部总经理韩冬燕表示,科技需要资本浇灌,金融依托技术实现价值增长。公募基金应成为硬科技崛起的战略支撑。她强调,金融与科技的双向奔赴是时代使命。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