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报披露,多家基金公司业绩曝光。头部基金公司业绩逆势增长,但大部分基金公司净利润下滑。公募行业变局已至,各家公司应找准定位,完善产品线,加快数智化转型。2024年被动指数基金规模首超主动权益类基金,行业迎来大变局。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报的逐步披露,多家基金公司的盈利情况得以曝光。在行业降费的背景下,头部基金公司业绩逆势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如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等,但大部分基金公司业绩承压,净利润下滑明显。

业内人士指出,公募行业变局已至,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各家公司应找准定位,完善产品线,并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数智化转型。这一趋势在2024年基金公司年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头部机构稳中有进

3月29日,广发证券公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其持股的易方达基金和广发基金均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截至2024年底,易方达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超过2万亿元,行业排名第一;广发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也大幅增长,行业排名第三。

东方证券发布的2024年年报则揭示了汇添富基金的经营情况,其资产管理总规模也实现了稳健增长。同样,中信证券发布的年报显示,华夏基金资产规模创历史新高,净利润也有所增长。

此外,工银瑞信基金、中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在2024年也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业绩逆势增长。

业绩普遍承压

然而,并非所有基金公司的业绩都表现出色。农业银行旗下的农银汇理基金、招商基金、万家基金以及信达澳亚基金的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特别是招商基金,尽管其管理的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有所下降,但净利润同比下滑近6%。万家基金和信达澳亚基金的净利润也出现了下降,尽管其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有所增长。

聚焦行业变局发力

2024年,公募行业迎来大变局,被动指数基金的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权益类基金。在此背景下,抓住指数基金发展浪潮的基金公司净利润实现逆势增长。

以华夏基金为例,其旗下非货ETF规模大幅增长,涌现多只“巨无霸”产品。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多次强调发展指数基金的重要性,认为ETF行业正迎来战略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公募行业生态已发生较大变化,基金公司需要找准发力点,在产品端做到前瞻性布局,走差异化竞争道路。多家基金公司在年报中强调完善产品线,推进数智化转型,以应对行业变局。

作者:何漪 赵明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