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调整下债券基金频现“爆款”,募集规模上限频触顶
AI导读:
债市调整背景下,债券基金市场涌现多款“爆款”产品,大成基金、宏利基金等机构新发债券型产品迅速达到募集规模上限。东方金诚分析债市短期上涨动力不足,嘉实基金认为债市正在积蓄力量,未来存单基金、短债基金或成稳健投资机会。
在债市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债券基金市场却涌现出多款“爆款”产品。近期,大成基金、宏利基金等机构推出的新发债券型产品,均在认购期内迅速达到募集规模上限,并因此宣布提前结束募集。
3月24日,大成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的大成元鸿锦利债券型基金自2025年3月12日起开始募集,原定的募集期为2025年3月12日至2025年3月27日。然而,由于认购热情高涨,公司决定提前结束该基金的募集,认购截止日提前至2025年3月26日,自2025年3月27日起不再接受新的认购申请。据悉,该基金设置了6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而目前已成功募集满额。
在此之前,已有两只利率债基金因接近60亿元的募集上限而提前结束募集。其中,3月20日成立的大成景苏利率债基金募集规模达到59.90亿元,成为3月份成立的最大规模新基金。而3月19日成立的宏利悦利利率债基金则以59.66亿元的募集规模紧随其后。
关于债市的后续走势,东方金诚分析指出,受监管关注长债利率变化和宽松预期推迟的影响,短期内债市强势上涨的动力不足,长债收益率预计将在1.8%至1.9%的区间内波动。而在短端利率方面,随着大规模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券缴款规模加大以及跨季因素的扰动,央行或将继续精准调控流动性,预计资金面将维持平衡态势,但资金价格可能仍偏高,这将限制短端利率的下行空间。
嘉实基金则认为,当前债市正处于重新积蓄力量的阶段。同时,债市已经历了一定的调整幅度,部分机构已开始加大买入力度,成为市场的重要稳定因素。未来,债市修复的逻辑很可能是资金利率率先企稳或下行,存单和短端信用债的确定性相对较高,而长端则具有更高的弹性。因此,追求稳健的投资者可以更多关注存单基金和短债基金的投资机会。
(记者罗逸姝采写)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