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美股回调导致国内跟踪美股的公募基金受影响,跨境ETF溢价率收窄,多家基金公司放宽或取消QDII基金限购政策。机构人士认为,美股“抄底”时机尚未到来,市场情绪降温。

  近期,美股主要指数遭遇重挫,多家公司股价大幅下滑超过10%。伴随美股回调,国内跟踪美股的公募基金产品亦受波及,跨境ETF溢价率显著收窄,部分甚至出现折价现象。同时,多家基金公司开始放宽或撤销旗下QDII基金的限购措施。

  然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部分机构人士观点,美股的“抄底”时机尚未成熟,部分机构仍在静待时机。

  美股基金热度降温

  自2025年年初以来,跨境ETF的溢价率经历了由高转低的转变。同时,近期多家基金公司放宽或撤销旗下QDII基金的限购政策。

  回顾2024年年底,大量跟踪美股市场的QDII基金净值达到历史高点,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资金不断涌入跟踪纳斯达克、标普500等美股市场指数的QDII产品,包括跨境ETF,从而推高了跨境ETF的溢价。

  然而,进入2025年以来,美股市场显著回调,导致大量资金从美股QDII和跨境ETF撤离。

  数据显示,最近两个月(1月11日—3月11日)美股三大指数表现疲软,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下跌1.20%、9.01%、4.38%。

  同期,大量美股跨境ETF出现浮亏,例如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国泰标普500ETF、博时纳指100ETF、景顺长城纳指科技ETF分别下跌4.53%、3.87%、7.02%、9.75%。

  随着浮亏显现,此前高企的跨境ETF溢价率近期显著收窄。

  例如,1月11日,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溢价率为53.29%,3月11日降至13.38%,溢价率下降近40个百分点。同期,国泰标普500ETF的溢价率由20.32%降至2.87%,溢价率下降近18个百分点;博时纳指100ETF溢价率由10.34%降至1.62%,溢价率下降近9个百分点;景顺长城纳指科技ETF溢价率由10.30%降至3.43%,溢价率下降近7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1月11日,有24只美股跨境ETF的溢价率超过5%。但仅过了2个月,3月11日,仅有1只美股跨境ETF的溢价率超过5%,即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当日溢价率为13.38%;另有3只美股跨境ETF的溢价率超过3%,分别为嘉实标普油气ETF3.49%、景顺长城纳指科技ETF3.43%、富国标普油气ETF3.39%;此外,还有3只美股跨境ETF的溢价率在2%~3%之间。

  其余的美股跨境ETF产品的溢价率均已降至2%以下,甚至出现折价,比如华夏标普ETF在3月12日场内市场折价0.76%。而2个月前的1月12日,该ETF的溢价率还高达9.94%。

  近期,部分基金公司也开始调整QDII基金的限购政策。

  3月12日,华泰柏瑞基金公告称,自2025年3月12日起,华泰柏瑞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基金(QDII)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限制金额由500元调整为5000元。

  同日,景顺长城基金公告称,自3月12日起,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联接基金相关人民币基金份额大额申购限制额度由此前的100元调整为1000元。

  此外,近日华宝、天弘、华夏、汇添富等基金公司纷纷调整QDII基金的限购政策,或恢复申购,或放宽大额申购门槛。

  对此,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分析称,在QDII基金方面,投资者可能出于止盈或避险需求,大量赎回基金份额,导致前期限购的额度得以释放,从而促使基金公司放开限购门槛。

  格上基金研究员焦冰分析,随着QDII基金的限购政策的放宽,跨境ETF基金的溢价率普遍收窄。与此同时,随着海外市场,尤其是美股市场的调整,投资者对跨境ETF的热情有所降温,资金流入减少,也导致溢价率下降。

  “未来一段时间内,跨境ETF基金的溢价率可能会继续保持低位,短期内海外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可能继续趋于谨慎。”焦冰表示。

  美股“抄底”时机未到

  “随着美股调整,市场情绪显著降温,投资者对海外市场的热情下降。”曾方芳说。

  对于美股市场,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认为,近期美股回调是一轮衰退交易和美国例外主义终结的共同结果。具体来看,包括经济数据低于预期、长期通胀预期超预期、消费者信心低于预期等因素,以及美国财政紧缩效应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同时,全球资金对美股持仓进行了一轮再平衡。

  但何理认为,当前美股的主要矛盾在于“成长的烦恼”,而非周期的下行。

  “投资方向上,人工智能的崛起方兴未艾,我们继续看好美股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在美上市的中国平台型企业。”何理说。

  长城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曲少杰认为,美股市场调整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衰退预期等。

  不过,曲少杰表示,虽然美股后续仍面临经济和政策风险,但美股市场中仍有不少可以穿越股市牛熊的长线优质龙头。

  此外,多家机构认为,美股的“抄底”时机尚未到来。

  华泰证券表示,展望后市,美国发生实质衰退的概率并不高,短期美股已经调整至有一定吸引力的水平,但“抄底”时机仍不成熟。

  焦冰认为,近期美股市场经历显著调整,市场情绪较为谨慎,主要受到美国经济增长压力和特朗普政府的改革政策可能带来的金融和经济风险的影响。虽然美股已经有所调整,但“抄底”时机仍不成熟,估值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

  一家全球投资机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近期个人投资者对美股“追涨杀跌”情绪下降。但他认为,美股价值回归,需要看美国通胀的演绎,目前美股估值依旧处于偏高水位。

  “目前,我们仍在耐心等待市场对美股重新定价,以及空头重新达到历史高位的时机。”上述机构负责人表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