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公募基金在部分社交媒体平台断更账号,基于成本与效益考量。断更现象反映基金公司积极调整营销策略,优先运营用户反馈好、流量高的账号,以更高效、精准地触达投资者。未来,公募基金的自媒体运营策略将持续调整。

  财联社2月20日(记者李迪)自媒体账号已成为公募基金提升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部分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些公募基金的账号已长时间未更新。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断更部分平台账号是基金公司在成本与效益考量下的决策。维持多平台高质量运营需针对不同平台产出特色内容,成本高昂。

  这种断更现象反映出基金公司正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力求以更高效、精准的方式触达投资者。

  多家公募断更部分平台账号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9日晚,泉果基金、中银基金、前海开源基金Talk等公募基金在小红书平台已断更半年以上。在哔哩哔哩平台,朱雀基金、前海开源基金等中小型公募的同名账号也6个月以上未发布新视频。此外,天弘基金、大成基金等大型公募的账号也断更半年以上。相比之下,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账号更新更频繁。

  资深公募人士分析称,视频号依托微信生态,适合私域流量运营;抖音用户庞大,更利于打造影响力。

  成本与效益考量

  基金公司断更部分平台账号主要基于成本与效益的综合考量。成本方面,维持多平台高频更新需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即使是大型公募也面临压力。各平台特色各异,需打造适配内容,多平台运营成本高。

  效益方面,部分平台用户群体与公募目标受众不匹配,即使持续更新,收效也有限。例如,小红书平台上部分公募账号关注人数不足千人。

  此外,公司人员变动、架构调整也是断更的原因之一。某中型公募人士表示,业务架构调整后,负责自媒体运营的人数减少,导致部分平台账号断更。

  聚焦精准触达

  断更部分平台体现了基金公司调整营销策略,优先运营用户反馈好、流量高的账号,以精准触达投资者。

  公募基金做自媒体号旨在投教和营销。选择重点运营平台能集中精力打造影响力,实现精准用户触达,服务投教和营销工作。

  在全行业降本增效背景下,多数机构对营销投入谨慎。中短期内,部分亚文化视频平台布局效果有限,将被多数机构放弃。

  展望未来,随着社交媒体平台变化和用户需求分化,公募基金的自媒体运营策略将持续调整。部分持续更新但用户增长乏力的账号可能被放弃,而专注部分平台的矩阵号策略将提升内容专业性和针对性,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提升投教和营销效果。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