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私募股权市场复苏,中国私募股权交易额增长显著
AI导读:
亚太私募股权市场显现复苏迹象,交易额增长11%至1760亿美元。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投资交易总额上升7%,达到470亿美元。私募基金探索跨境并购与平台型投资,数字化能力建设加速。
在经历调整与低迷后,亚太私募股权(PE)市场显现复苏迹象,交易活跃度显著回升,大型并购案例频现,投资人对中长期前景的信心逐步恢复增强。
贝恩发布的《2025年亚太私募股权报告》显示,2024年亚太PE市场交易额增长11%,达到1760亿美元。区域内的平均交易规模亦大幅增长,较2023年增加22%,达到1.33亿美元,单笔超10亿美元的超大额投资交易量增长50%。
谈到亚洲市场,近年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全球机构对印度和日本市场的配置增加。前述报告显示,2024年印度和日本市场的活跃PE机构数量显著增加,分别较2023年增长了29%和14%。
尽管如此,大中华地区仍是亚太交易规模占比最高的地区。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投资交易总额上升7%,达到470亿美元。成长型投资仍是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主力交易类型,同时,控股型投资对价值创造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占比达到29%,创下历史新高。
贝恩认为,中国私募股权市场调整已进入下半场,正处于“转型待启新章”的关键阶段。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私募基金业务主席周浩分析表示,中国私募基金正从传统成长型投资向控股型投资战略转向,主要受经济增长放缓、私募基金持有公司数量增多、创始人更注重专业管理和业务规模等三方面影响。
Vistra卓佳基金解决方案大中华区业务拓展负责人王贇璐表示,全球另类资产管理机构在印度、日本的配置趋势明显,同时,这些机构在中国的投资活动仍在持续,当前不少全球机构的中国团队正在筹备设立新的人民币基金,配置中国境内资产。
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在近年来面临诸多挑战,但贝恩的报告带来了积极信号:受单笔交易额上升的推动,中国PE交易总额开始出现回升。私募基金纷纷探索新的策略,包括跨境并购与平台型投资。
2024年,国内基金的跨境投资交易强劲反弹。贝恩团队总结,这类交易的切入角度主要包括利用中国市场深度理解和本地资源网络助力全球企业在中国业务增长、利用中国特有的供应链优势和研发能力加快产品开发和新市场进入步伐、与现有被投资产组合最大化释放被投企业产业链协作等。
一位控股型PE机构的投资人表示,中国企业代际传承挑战为管理层并购(MBO)及战略投资者入场创造条件,跨国公司分拆在华业务也为本土产业资本与人民币基金带来整合型机会。
回到整个亚洲市场,2024年以来,新的大型基金加速设立。其中,CVC第六期亚太基金的募资规模达68亿美元,较上一期增长50%,专注于对亚洲核心消费和服务领域的高质量企业进行控股、联合控股和合作投资。
随着亚洲并购市场的兴起,这将为盘活PE/VC行业存量资产、打通退出通道提供关键支撑。监管层已意识到并购市场的重要性,相关政策持续出台。
此外,投资机构对运营能力的投入也在增加。凯雷任命全球投资组合解决方案主管,推动投资组合公司变革与绩效提升。为适应亚太市场投资模式转变,基金管理人正加快内部运营能力建设。
随着数字经济深入发展,新技术和数据驱动理念正加速渗透至金融行业。私募股权投资者已开始部署生成式AI工具,并在被投公司中进行试点。
在中国,银行和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深化阶段,证券、基金及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也在提速。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正加快数字能力建设,通过技术赋能应对市场变化。
随着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合规要求的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合规管理水平也在加强。王贇璐表示,她的团队正将成熟市场的私募基金管理经验分享给中国市场的人民币基金管理人,推动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稳健健康发展。
在数字化能力持续演进、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亚洲私募市场正经历结构重塑,中国股权投资行业也进入了新一轮周期。效率提升和策略转型已成为中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发展的关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