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再迎高峰,多地景区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文旅消费的强劲增长带动了上游文旅投资的复苏,多地新一批重点文旅项目陆续签约落地。文旅产业不仅成为地方经济短期复苏的“催化剂”,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从漓江上密密麻麻的“竹筏大军”,到凌晨三点“走不动道”的泰山,再到多个假期前半程就“预约已满”的景区,今年“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再迎高峰。不只是假期,今年一季度,我国文旅市场已迎来“开门红”。多地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其旅游收入、接待游客量等同比增长明显,文旅市场热度高。

  售罄、约满、限流……今年“五一”假期,多地文旅市场呈现一片火热景象,各项文旅数据也在不断被刷新。假期前半程,多地景区游客接待量就创下了历史新高。如5月2日,贵州遵义乌江寨景区接待游客35454人次,同比增长9.89%,创下该景区开园运营后单日历史新高。文旅消费的强劲增长,也在向上游传导。今年以来,多地新一批重点文旅项目陆续签约落地,文旅行业迎来新一轮投资“小高峰”。

  假期后半程,热度持续。5月3日,“五一”假期还剩两天时,多地景区就发布“满员”公告。故宫博物院小程序显示,其5月5日前门票预约已满;洛阳博物馆5月3日公告,其假期后两日门票均已约满;苏州拙政园等景区更是假期前已公告5月5日前均已约满。5月5日,多地公布了“五一”假期前四天文旅数据。湖北省文旅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全省A级旅游景区四天共接待游客1528.61万人次,同比增长25.46%;山东省文旅厅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四天,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16.5万人次,同比增长8%。

  不只是“五一”假期,今年一季度我国文旅市场已迎来“开门红”,文旅项目集中落地。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旅游文体产业招商对接洽谈会上,现场签订了26个合作协议,涉及签约额91.5亿元。在资本市场,祥源文旅、九华旅游、三湘印象等文旅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今年一季度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文旅消费的强劲增长,带动了上游文旅投资的复苏。同在近期举行的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山东签约18个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额达154.5亿元;福建在4月17日至19日举行的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成功签约16个重大文旅项目。重大文旅项目呈“批量”签约落地之势。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提到,今年一季度,文旅行业投资指数出现回升。

  文旅市场的“参与者”,也感受到了市场的“温度”。安徽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拥有黄山书画小镇、绩溪上庄景区等文旅项目。公司董事长张萍介绍,2023年以来,文旅市场呈现显著复苏态势,多项数据不仅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甚至实现了突破性增长。祥源文旅是A股主要文旅企业之一。近两年,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取得了四川雅安碧峰峡、湖南郴州莽山等核心文旅资源。祥源文旅披露的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

  2025年,在国内旅游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下,文旅产业蕴含着强大的经济动能。在部分地区,文旅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甘肃省金昌市因资源丰富,素有“中国镍都”之称。近年来,金昌市突破传统发展框架,以“火星1号基地”为代表的航天文旅项目,成为激活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何金玉介绍,金昌扎实落实相关使命任务,文旅产业正是关键抓手。

  “文旅产业不仅能成为地方经济短期复苏的‘催化剂’,也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在张萍看来,文旅行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对于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都大有裨益,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作为多个知名景区的运营商,祥源文旅的文旅项目能串联文化、餐饮、住宿等多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创造多元经济增长点。

  “通过文旅产业塑造当地特色品牌,能够提升地区吸引力,推动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升级。文旅产业还能发挥增长极作用,带动周边协同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王衡表示。何金玉介绍,“十四五”期间,金昌市不断夯实文旅产业基础,文旅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