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小贷机构持续清退,小贷行业迎合规变革
AI导读:
今年以来,小贷机构清退工作持续进行,北京、湖北、江西、云南等多地已陆续清退注销超百家不合规小额贷款公司。随着监管持续强化,国内小贷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健康规范,部分小贷公司将有序退出,为合规经营的小贷公司腾挪更多市场空间。
今年以来,小贷机构清退工作仍在持续。从前4个月的数据来看,北京、湖北、江西、云南等多地已陆续清退、注销辖区内不合规小额贷款公司合计超百家,这标志着国内小贷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期发布的《关于发布本市“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名单(第1批)的公告》涉及8家小贷机构,公示期为2025年4月23日至5月22日。该《公告》明确要求,纳入“失联”“空壳”名单的小额贷款公司须于公示期内主动申请注销或退出行业。
在全国范围内,小贷机构的清退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例如,湖北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江西省和大连市等地的地方金融管理局均发布了清退小贷机构的公告,其中涉及的小贷机构数量众多,进一步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行业的严格管理。
对于被取消经营资格的小额贷款公司,各地强调其应当依法依规完成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得再使用“小额贷款”“小贷”“贷”字样。变更后,公司需依法继续承担相应的债权债务及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指出,2025年初,监管部门发布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从供给侧完善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制度,促进行业稳健经营。随着监管的持续强化,国内小贷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健康、规范。在此背景下,部分小贷公司将有序退出,“减量提质”成为行业显著特征,为合规经营的小贷公司腾挪更多市场空间,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当前小贷机构受市场环境、金融防风险以及自身经营能力等因素影响,经营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也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预计未来各地金融管理局对不合规小贷机构的清退力度仍会持续加大。
对于小贷机构未来的合规经营发展,李一帆建议,小贷公司应持续筑牢合规基础,严格限定经营范围,防止突破业务红线,并深耕特色领域,瞄准长尾群体,发挥相对优势,开发本地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