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市场出资人解读报告发布,国资成主导力量
AI导读:
执中发布《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出资人解读报告2025》,揭示2024年私募股权市场出资与投资布局。国资性质资金占主导地位,政府引导基金出资同比增加,长三角地区出资最活跃。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硬科技成为热门投资赛道。
4月17日,执中发布了《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出资人解读报告2025》。该报告详细分析了2024年私募股权市场的出资与投资布局,揭示了LP出资的最新趋势。
报告指出,2024年私募股权市场多项关键数据发生显著变化。机构LP出资已连续四年下滑,去年出资额仅为1.27万亿元,较2020年减少了四成。国资性质资金在LP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高达88.8%,其中政府资金出资占比更是达到52.5%。地域方面,长三角地区出资最为活跃,合计占全国出资的35.8%,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的出资额均超过千亿元。
在基金备案与投融资方面,2024年新增备案基金规模为22780亿元,同比下降22%,基金备案数量也大幅下降44%。投融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获投公司数量同比下降39%,可估算的投融资金额也下降了37%。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偏好转向A轮阶段的初创期企业,“硬科技”成为备受追捧的投资赛道,半导体、生物制药及人工智能位列热门细分赛道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资金(包括政府引导基金及地方国资)出资在近五年首次出现下滑,2024年出资额跌至7000亿元以下,同比下降21%。然而,政府引导基金出资在2024年却实现了44%的同比增长,全年累计出资2299亿元,其中省级引导基金出资最多,达到1286亿元。此外,各地资金向省级统筹调配的趋势日益明显。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浙江的引导基金出资保持稳定,安徽的出资占比提升。北京因国家级引导基金落地较多,2024年出资占比最高。引导基金主要投资于创业基金,占比超过50%,充分发挥了其引导作用。
地方国资出资也在2024年出现近五年首次下降,累计出资4299亿元,降幅为19%。但早期基金数量逐步增加,2024年早期基金仍有181只,创业基金依旧是出资最多的基金类型。
江苏省地方国资出资居全国前列,2024年跃居第一,安徽攀升至第二,浙江占比稳步提升至14%,排名第三。东部沿海地区整体占比接近40%,主导地位稳固。中部安徽、湖北和西部重庆的出资占比有所增长,江西、福建在2024年首次进入前十。北京地方国资出资占比持续下降。
上市公司LP方面,2024年的出资金额和出资笔数均出现下降,出资金额下降了254亿元,降幅达42%,出资笔数下降了39%。出资的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产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交通等行业,呈现出围绕产业链布局的特征。
地域分布方面,呈现出“南强北弱”的格局。广东省上市企业出资占比近两年明显增加,2024年出资笔数和金额均位居首位。江苏、浙江、上海稳定在前五,但江苏上市企业出资占比有所下滑,浙江、上海相对稳定,北京占比降至5%。
央企方面,2024年向非关联基金的出资降至五年来最低点。受国家政策限制,央企更多选择自行设立并管理基金。2024年央企管理基金规模上涨31%,单只基金备案规模也有所上涨,早期基金占比从2020年的6%提升至2024年的17.9%。
金融机构中,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底,18个试点城市中有15个城市落地基金并完成备案,苏州、杭州与五大AIC全面合作。五大AIC出资已覆盖42个城市,截至2025年3月底已实现试点城市全面覆盖,北京和上海是落地基金最多的城市。
险资出资在2020-2024年间呈波动态势,2024年出资规模和笔数均为近五年最少,出资723亿元,同比下降46%。政策层面鼓励险资发挥长期资金属性,拓宽了科技及大数据产业等投资领域。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