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年初以来,消费贷利率开始上调,部分城商行已调整旗下消费贷产品利率水平。此举旨在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避免资金违规流入投机领域。同时,消费贷成为银行零售信贷重要增长点,但银行需加强风险防控。

年初以来一路下探的消费贷利率开始“踩刹车”。记者了解到,部分城商行已于近日调整了旗下消费贷产品的利率水平,由此前2.58%调整至3%。此外,更多银行的调整动作将在4月落地,有大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消费贷利率将于4月1日起上调;也有部分股份行表示,消费贷的利率优惠活动3月底截止。此举对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具有重要影响。

此前,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不断走低,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甚至与房贷利率出现“倒挂”现象,导致部分网友考虑利用消费贷置换房贷或理财套利。受访人士指出:“此番消费贷利率上调,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同时也有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和借贷的意图,避免资金违规流入投机领域。”

银行调整策略,引导合理消费

今年以来,在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背景下,银行机构纷纷发力消费金融业务,消费贷利率一降再降。然而,这一趋势现已迎来转变。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已上调消费贷利率,最低利率由2.58%上调至3%。

此外,交行、招行等多家银行的调整动作也将于4月落地。例如,交行消费贷优惠利率调整完最低为3%,4月1日起上调。招商银行某消费贷产品优惠利率有效期截至3月31日,4月利率或将恢复至3.5%左右。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消费贷利率下探挤压盈利空间,增加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研究员王蓬博表示,消费贷利率过低会影响银行盈利能力,且低利率消费贷易被套利者利用,违规进入非消费领域可能引发信用风险。银行调整利率旨在缓解息差压力,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维护金融系统稳定。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考虑利用消费贷置换房贷或理财套利。但银行人士指出,此举没必要且违规。消费贷明确禁止流入楼市、股市等领域,违规操作可能面临银行抽贷。此外,当前套利空间也不大。

消费贷成银行新增长点

消费贷是促进消费的抓手之一。随着提振消费政策出炉,多家银行提高消费贷额度和延长贷款期限。例如,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均上调了消费贷款额度上限,并放宽了最长贷款期限。

近年来,随着按揭贷款增长乏力,消费贷成为银行零售信贷的重要增长点。从2024年年报可见,多家银行在消费贷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也需警惕零售风险上升,银行必须加强风险防控,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