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将在美国波士顿开设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并承认对量子计算时间线预估有误。该实验室将整合量子硬件与AI超级计算机,并与多家量子公司和研究团队展开合作。目前,量子计算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AI(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将开设量子计算实验室,此举标志着其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当地时间3月20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GTC技术峰会“量子日”上宣布,公司将在美国波士顿设立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他承认自己对量子计算时间线的预估可能存在误差,并试图撤回之前的保守言论。

  据介绍,英伟达加速量子研究中心(简称“NVAQC”)将融合顶尖的量子硬件与AI超级计算机,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启动运营。该中心将与Quantinuum、Quantum Machines和QuEra Computing等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先企业展开合作,并携手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研究团队。

  今年1月,黄仁勋曾表示,“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还需数十年才能面世,但英伟达正在与多家量子计算公司合作,并专注于与量子计算互补的加速计算领域。然而,这番言论曾引发美股市场量子计算概念股的剧烈波动。

  在今年的GTC大会上,英伟达特别设立了首届“量子日”,邀请多家量子企业代表及微软、亚马逊AWS的代表参加圆桌对谈。此举被视为英伟达对量子计算领域的积极拥抱。

  黄仁勋在活动现场笑称,自己此前的言论引发了量子计算概念股的集体下跌,但他表示,现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公司CEO们齐聚一堂,可以解释他之前的观点为何有误。他强调,量子计算技术极其复杂,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发展。

  此外,黄仁勋还将尚未盈利的量子公司与英伟达的早期进行了比较,表示英伟达用了20多年才打造出现在的计算平台,因此他并不介意量子计算需要更长时间的发展。

  在讨论中,多位量子计算企业高管表示,量子计算机将不会取代经典计算机,而是作为加速器与经典计算机协同工作。同时,黄仁勋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即是否应该将进行量子计算的机器定义为科学仪器而非计算机。

  英伟达还预告称,下一届GTC也将设立“量子日”。然而,尽管英伟达股价在当天微涨0.86%,但美股市场上的量子计算技术公司股价却普遍大幅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科技巨头如微软和谷歌都在积极研发量子芯片,但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实现可精准控制量子态且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实用“量子计算”。因此,量子计算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