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加速优化消费贷续贷政策,精准识别客户成挑战
AI导读:
近日,各地银行在政策引导下,积极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然而,对放贷的金融机构而言,如何精准识别真正信用好、暂时遇到困难的客户是一大挑战。银行需在纾困与风控之间找到平衡,既服务消费者,又守住资产质量底线。
在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正积极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近日,全国各地银行纷纷采取行动。
“续贷政策上,我行采取延长贷款到期日或新发放贷款结清已有贷款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借款人提供续贷支持。”一家城商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据财联社记者调研采访,当前已有部分银行实施了消费贷续贷政策,而未实施续贷政策的银行则在还款期限上给予了一定的宽限。
也有银行人士表示,针对监管提出的优化政策方向,其所在银行正在紧急制定相关方案。多位银行业人士预计,银行将逐步完善消费贷续贷服务。
“对金融机构而言,如何准确识别信用良好但暂时陷入困境的客户是一大挑战。”多位行业人士坦言,政策引导优化是机构努力的方向,但在此过程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信用评分模型精准筛选客户,避免盲目续贷,是银行等机构面临的最大难题。
多家银行紧急制定消费贷纾困方案
多家银行个贷部门人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其所在银行已在消费贷方面实施了续贷政策。财联社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还最新出台或升级了2025年消费提振专项行动。
招商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该行线上贷款一般在当月25日左右,系统会自动提示可续贷信息;若无展示,则说明不可续贷。续贷业务是指在贷款到期前,通过发放新贷款来归还原贷款本金。
一家大行北京分行个贷部人员也表示,该行手机银行中,消费贷到期前有一键续贷按钮,但续贷资格需根据风控模型确定。
工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该行消费贷融e借有还款宽限期政策。若融e借未能在还款日按时还款,则在延期待扣期限内,不计逾期、不收罚息、不上报人行征信,但需正常计收贷款利息,存入款项时需补充还入容时期间的利息。
“目前延期待扣期限为3天,业务部门将视情况随时调整,请以实际为准。”上述银行工作人员补充道。
然而,更多银行表示,其消费贷业务目前没有续贷政策。“有房贷的延期还款政策,但对消费贷,没有延长贷款到期日或续贷政策。”一家银行个贷部门人员表示。北京一位股份行个贷经理也表示,目前该行消费贷没有续贷政策。
“2025年3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我行刚收到相关通知,正在紧急制定方案,后续将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提及金融监管总局的通知,一位股份行工作人员表示。
行业面临精准识别客户挑战,需避免盲目续贷
“消费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消费者,近年来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逾期现象增多。开展消费金融领域纾困活动,有助于减轻消费者短期还款压力,修复个人信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银登中心披露的信息显示,银行正加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其中个人消费贷款频现。
根据监管要求,纾困措施针对信用良好但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部分消费贷借款人有还款意愿,但受收入等因素影响面临还款困难,存在阶段性还款压力较大的问题。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有助于降低这类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同时也有助于稳定银行消费贷款质量。
董希淼建议,一方面,对信用良好但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可通过平等协商,合理延长贷款期限、降低当期还款金额;另一方面,对受客观因素影响导致信贷逾期的消费者,可在提供必要证明的前提下,将其在征信系统中的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从5年缩短为2年。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指出,政策鼓励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和续贷工作,同时也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需平衡纾困与风控,既服务消费者,又守住资产质量底线。
一位行业人士坦言,对银行而言,如何精准识别信用良好但暂时遇到困难的客户是一大挑战。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在消费贷纾困方面,银行需考虑纾困程度和风险把控的放宽程度。
曾刚建议,银行需从精准筛选客户、动态监控客户还款能力、优化贷后管理、分散风险等多方面控制风险。
娄飞鹏表示,银行需按照市场化原则,认真甄别分析消费贷客户,真正为合适的客户进行纾困。同时,银行需针对消费贷借款人的资信状况等进行差异化利率定价,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服务居民消费。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