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高德地图2025财年第三季度首次盈利,但黑猫平台近3.4万条投诉暴露服务短板。网约车、酒店预订、家电维修等领域乱象频发,用户隐私权未获充分保护。高德需正视乱象、提升质量,否则盈利将难以为继。

高德地图2025财年第三季度首次盈利,但黑猫平台上近3.4万条投诉信息涉及公司(仅为关键词搜索结果,不代表企业投诉总量),暴露其服务短板。面对竞争与用户不满,高德地图盈利的根基并不稳定。

盈利背后服务乱象频发

阿里巴巴(09988/BABA)近日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显示,高德地图所属本地生活集团收入为169.88亿元,同比增长12%;经调整EBITA亏损缩窄至5.96亿元,显著改善。高德地图首次实现盈利,这是多年亏损后的关键突破。然而,财报未公布高德具体盈利金额,但本地生活集团收入的增长显示网约车、充电桩导航等多元化业务的推动作用。盈利光环下,服务质量问题却浮出水面。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0日,近3.4万条投诉信息涉及高德地图,远超同梯队聚合平台。投诉集中于网约车服务,如司机绕路、行程“一口价”乱收费等。此外,酒店预订和家电维修乱象也频发,用户预订酒店后因政策变化无法取消,损失自负;家电维修则被曝虚假报价、虚构故障。

用户的隐私权也未获充分保护。中国交通广播报道,有用户未使用打车服务却被平台私自扣费。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多位消费者称使用高德导航时误点选项,无法撤销,随即收到大量骚扰电话。

业内人士指出,高德聚合模式虽快速整合供应商资源,但因缺乏严格监管,导致服务质量不佳,损害用户信任与品牌声誉。

高德业务拓展与争议始末

高德地图2014年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定位为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导航和位置服务提供商。近年来,高德加速本地生活服务布局,涵盖网约车、酒店预订等领域,试图摆脱单一导航业务的盈利困境。然而,多元化扩张同样伴随争议,如南昌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指控高德平台上第三方售卖虚假门票。

此次高德地图虽实现季度盈利,但未披露具体数据,外界对其持续性存疑。

监管要求与高德短板

中国《电子商务法》明确要求电商平台需审核商家资质,确保服务信息真实可靠。然而,高德在网约车、维修等领域频现监管漏洞。2023年上海消保委约谈后,高德承诺加强商户审核,但黑猫投诉显示,2024年投诉未见显著减少。

竞争压力进一步暴露高德短板。百度“萝卜快跑”切入网约车市场,高德打车价格竞争力渐失。业内专家指出,高德需整合阿里大数据与AI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高德地图首次盈利是多年努力的成果,但近3.4万条投诉与激烈竞争暴露其服务根基不牢。在监管与用户期待下,高德必须正视乱象、提升质量。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