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财政金融创新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AI导读:
深圳通过财政金融协同创新,构建起覆盖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生态,利用风险补偿资金池、融资担保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等工具破解融资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深圳是一座创新城市,万千中小微企业是其经济高速运转的“毛细血管”。为解决中小微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圳凭借财政金融协同创新的智慧,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生态,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工具”为创新注入基因
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往往始于技术突破或创新灵感,却常因资金短缺而受阻。深圳通过动态升级的三大政策工具——风险补偿资金池、融资担保基金、政府引导基金,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搭建成长阶梯。
风险补偿资金池为万亿级银行贷款“分险”。深圳自2018年起设立50亿元规模的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池,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给予风险补偿,构建企业融资“安全网”。创新前移补偿时点,有效调动银行积极性。政策迭代升级后,覆盖范围扩大,扶持力度加大,入池门槛降低,补偿时效提高。截至2024年底,风险补偿资金池签约加盟银行达43家,惠及34.2万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融资担保基金架起银企信用“桥梁”。2020年,深圳设立融资担保基金,为担保机构、保险机构提供再担保支持,推动“见贷即担”批量担保业务模式,提高企业融资效率。截至2024年底,累计受理项目7.3万笔,为4.1万家企业提供再担保增信支持,撬动银行贷款829亿元。
政府引导基金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耐心资本”。近年来,深圳发起设立多批产业基金集群,以引导基金为纽带,对接资本链,培育耐心资本。目前,全国社保基金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等落户深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投贷担”联动实现乘法效应
深圳推动政策工具从“单兵作战”转向“系统集成”。今年启动《财政支持科创和产业发展综合金融计划》,打通风险补偿、融资担保、引导基金的政策边界,构建起“三库企业”名单推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股权、债权融资支持。同时,争取国家融担基金支持,放大深圳融资担保体系惠企覆盖面。
“科创贷”以“零抵押、低费率”破解初创企业首贷难题,平均耗时极短,彰显对小微企业的诚意。深圳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提高单户担保上限,拓宽扶持对象,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资源倾斜力度。
针对产业集群现状,深圳引导银行机构开发专属贷款产品,如微众银行的“深圳战新未来产业贷”,提供专项特惠利率,满足企业需求。同时,加快组建产业集群基金,通过财政产业投资人服务平台等精准推送创投机构,引导创投机构开展接续投资。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