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深圳风投创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壮大耐心资本。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形成万亿级产业基金群,经备案的基金数量突破1万家,并拓宽风投创投退出渠道。

  3月11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该《行动方案》将于2025年3月22日起施行,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深圳风投创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壮大耐心资本。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6年底,深圳将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同时使经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数量突破1万家(只)。此外,风投创投基金将以IPO等形式退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规模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

  

方案还提出,将持续投入“20+8”产业集群,加快建成香蜜湖、深圳湾、前海湾、光明科学城等风投创投集聚区,提供不少于50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载体和配套设施,努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风投创投生态氛围及营商环境,使深圳成为立足本地、服务全国、联通港澳和全球的创新资本集聚地。

  引导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为了提升政府性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行动方案》明确将加快壮大深圳“20+8”产业集群基金体系,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同时,将试行财政专项资金“补投联动”,通过市场化方式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并探索取消对初早期基金的返投时序进度和资金规模等要求。

  此外,方案还支持多元化天使投资和早期投资主体在深圳集聚发展,包括建立健全分层孵化体系,引导赋能发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以及组建跨境双币早期母基金和系列专业子基金,投资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企业。

  多渠道培育耐心资本

  在培育耐心资本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将积极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机构参与创业投资,并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

  方案还提出,将发挥前海、河套的政策优势,汇聚国际风投创投机构,并支持内地和香港创投资本在河套共同设立创投基金。同时,将做好全国社保基金、国家级基金在深圳的投资服务,并鼓励优质风投创投机构通过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

  拓宽风投创投退出渠道

  为了拓宽风投创投退出渠道,《行动方案》指出,将畅通企业境内外上市渠道,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和融资工具,并创新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份额转让试点。

  此外,方案还明确将优化风投创投发展环境,推动深圳大中型银行机构与香港风投创投机构联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外部投资机构的合作。

  近年来,深圳在培育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深圳私募创投家数及规模位居全国前三,2024年新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合计159只,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一。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