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年伊始,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一大利好,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取得新进展,预计A股市场将迎来每年数千亿元规模的长期增量资金。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保险行业总资产已突破35万亿元。同时,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方案》提出多项措施吸引保险资金入市,并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新年伊始,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大利好消息,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取得了新进展,预计A股市场将迎来每年数千亿元规模的长期增量资金。这一消息无疑为A股市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末,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已突破35万亿元大关,达到35.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9.86%,增速创下了自2017年以来的新高。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保险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更为其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提供了坚实基础。如果能够成功吸引保险资金进入A股市场,无疑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规模可观的长期稳定资金。

为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近期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从2025年起,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用于投资A股,这将为A股市场每年新增数千亿元的长期资金。同时,《方案》还推动了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落地,并对国有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这些措施都将对吸引保险资金入市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当前保险公司的权益投资比例普遍低于监管上限,这主要受到绩效考核、会计核算以及偿付监管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方案》提出了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的措施,以减少短期考核对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积极性、稳定性的制约。此外,《方案》还推动了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落地,以缓解权益类资产价格变动对保险公司当期利润表的影响。

除了保险资金外,《方案》还为推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作出了相关规定。同时,《方案》还提出了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的具体举措,包括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允许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等。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方案》的深入实施,A股市场将迎来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还将促进市场结构的优化和投资者结构的改善。同时,中长期资金的入市也将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发展机遇,推动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范保险行业风险和维护市场稳健运行,监管部门还适时调整了权益投资的资本消耗,并优化了偿付能力监管规则。此外,考虑到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切换至规则Ⅱ的影响尚未完全消化,金融监管总局已将规则Ⅱ的实施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

综上所述,随着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不断推进以及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的持续优化,A股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加稳健的发展态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