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节期间,支付数据迎来显著增长,银联与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超220亿笔,金额达8.52万亿元。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显著增长,成为亮点。这反映出消费活力强劲及移动支付普及深化,同时显示中国支付系统国际化进程加速。

  在2025年春节期间,支付数据迎来了显著的“开门红”。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除夕当天(1月28日),银联与网联两大支付平台共处理了高达40.54亿笔的支付交易,与去年除夕(2024年2月9日)相比,实现了25.74%的显著增长。

  支付交易双增长,彰显消费活力

  春节期间,作为传统的消费旺季,交易量与交易金额的双重攀升直观反映了民众消费需求的旺盛。线上支付方式的日益普及,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前7天(1月28日至2月3日),银联与网联两大平台共处理了220.78亿笔支付交易,交易金额达到8.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0%和17.08%。

  网联清算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除夕夜,网联清算公司处理的跨机构网络交易支付在零点前后达到了历史性的峰值,最高并发量高达每秒11万笔,确保了包括发红包在内的各类网络支付交易的顺畅进行。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2025年春节期间,政策红利得到了充分释放。支付数据作为观察中国经济活力与消费趋势的重要窗口,高频的小额支付场景(如线上红包、餐饮购物)与大额消费(如旅游、家电)共同推动了交易规模的增长。这一增长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支付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银联和网联处理支付交易的数量和金额均有显著增长,这反映出两个特点:一是消费活力强劲,2025年支付交易的显著增长表明消费者在节日期间的消费需求仍然强劲,交易量的增速高于金额增速,显示出小额高频消费场景的活跃;二是移动支付普及深化,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数字支付工具在日常消费中,尤其在春节期间的社交红包、线上购物、线下扫码支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大幅增长

  春节期间,支付数据还显示出一个亮点:境外来华人员的支付交易显著增长。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前7天(1月28日至2月3日),银联与网联处理的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了127.30%和93.54%。其中,除夕当天,两大平台共处理的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较去年除夕增长了175.90%,交易金额增长了94.33%。

  从细分平台来看,据蚂蚁集团数据显示,假期前五天(1月28日至2月1日),入境游客使用支付宝的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了1.5倍,同时,使用支付宝为外国游客提供服务的中国商家数量也增长了一倍。微信方面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客使用微信支付外卡服务的消费笔数同比增长了134%。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指出:“境外人员来华消费支付交易的增长,显著表明中国市场对境外人员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这侧面反映了中国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支付便利性的提升。重点商圈、入境口岸的支付服务持续优化,机构端对于落实支付便利化工作的成效充分显现。同时,支持多币种结算和移动支付工具的普及提高了境外来华人员的支付体验,促进了跨境消费。”

  叶银丹也表示:“境外游客支付量的增加意味着跨境支付需求显著增长,特别是在消费型旅游和节庆消费中,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消费表现出活跃的趋势。这表明中国支付系统的承接能力经过了实践检验,显示出中国支付服务的国际化和包容性不断增强。同时,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金额的增长也显示出中国支付系统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中国支付工具在全球支付网络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