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现货黄金一度触及2858.2美元/盎司。然而,黄金理财产品的发行并未如预期般热潮涌现,市场发行数量基本持平。尽管金价上涨推动多只黄金主题理财产品业绩表现亮眼,但理财公司在黄金类产品发行布局上却表现得相对谨慎。

近日,国际黄金市场传来震撼消息,2月5日上午,现货黄金价格一举突破2858.2美元/盎司的历史大关,再度成为全球投资者瞩目的焦点。在低利率环境的持续影响下,多家理财公司高层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透露,正积极考虑增加对权益类、衍生品类等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配置,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黄金,这一传统避险资产,在投资市场上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然而,尽管金价屡创新高,黄金主题理财产品的发行热潮却并未如期而至。

据中国理财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市场上标识为“黄金”主题的理财产品总数仅为85只,其中处于“待售”状态的更是仅有38只。与上一季度相比,黄金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并未出现显著增长。尽管招银理财、光大理财、民生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等多家机构均有涉足黄金挂钩理财产品,但目前仅有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两家机构拥有“待售”状态的黄金类理财产品。

黄金理财市场静待爆发:排队待售机构寥寥

财联社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从待售黄金类产品的发行机构来看,当前市场上存续和待售的黄金类理财产品主要由外资银行和理财公司发行,产品发行数量比例为2:3。而在理财公司中,待售发行队伍更是屈指可数,仅有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两家机构。其中,招银理财以30只挂钩黄金类的理财产品遥遥领先,占据了待售黄金类理财产品近八成的份额。光大理财则以7只挂钩黄金类的理财产品紧随其后。

从待售产品期限来看,6至12个月期的产品占据了较大比例。以招银理财为例,其3至6个月期、6至12个月期、1至3年期产品分别为11只、9只、10只。光大理财的7只待售产品中,也有两只为1至3年期,其余均为6至12个月期。

尽管黄金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并未大幅增加,但在金价上涨的推动下,多只存续的黄金主题理财产品却取得了亮眼的业绩表现。以光大理财的阳光青睿跃乐享22期(黄金自动触发策略)为例,该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0.06%~4.50%,而最新的累计净值已经达到了1.010900,自成立以来的区间涨幅达到了1.09%,对应的年化收益率更是高达5.38%。

同样,招银理财上一年发行的招睿焦点联动稳进黄金鲨鱼4号固收类理财计划也表现不俗。该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1.50%~7.60%,今年以来单位净值持续上涨,最新累计净值为1.0056,成立以来的区间涨幅达到了0.56%,对应的年化收益率为2.25%。

市场机构对于黄金价格的未来走势普遍持乐观态度。中金公司等知名机构更是预测,2025年金价有望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关,人民币金价也有望实现更大涨幅。多家股份制理财公司高层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固收+理财为主的多元资产策略将是年内产品发行的重要方向。

金价飙升,机构布局谨慎前行

然而,尽管金价不断攀升,理财产品业绩表现亮眼,但理财公司在黄金类产品发行布局上却表现得相对谨慎。对此,有股份行理财子公司高层透露,虽然公司有黄金类理财产品的部署计划,但产品从设立到待售的流程链条较长,加之近期横跨春节假期,多方因素叠加导致数据表现相对平淡。

同时,部署这类产品还需要充分考虑潜在风险点,确保产品的稳健性。这也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招商银行研究院在最新的配置展望中指出,未来黄金在金融属性上仍然偏空,地缘政治风险也有阶段性下滑的可能。叠加黄金估值偏高,维持高位震荡的观点不变,预计波动区间在2300-3000美元之间。

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在近日发布公告称,近期影响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市场风险加剧。各会员单位需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并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