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丰田汽车公司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上海金山区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公司,计划于2027年投产,年产能10万辆。此举标志着雷克萨斯将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是丰田全球电动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决定在上海独资设立生产基地的外资汽车巨头已尘埃落定。2025年2月5日,丰田汽车公司(简称“丰田”)正式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上海金山区独资建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公司,预计于2027年正式投产,年产能规划为10万辆。这一举措标志着雷克萨斯将正式迈入中国本土化生产的新阶段。

根据公告,丰田与上海市政府此次合作旨在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新成立的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将依托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成熟先进的产业链、物流网络、人才储备及庞大的市场规模,专注于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的研发与生产。

2027年投产计划

丰田明确表示,新公司将致力于在2027年启动生产,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加速雷克萨斯电动车在中国的布局。

此外,双方还计划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围绕物流网络优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氢能及智能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电池回收再利用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推动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丰田选择上海的背后逻辑

作为丰田旗下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通过进口方式销售。尽管在中国市场拥有两家合资公司,但雷克萨斯始终未实现本土化生产。面对近年来中国市场销量波动,丰田此次决定在上海独资建厂,被视为其全球电动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市场分析指出,雷克萨斯国产化将有助于提升其在华竞争力,特别是在面对特斯拉等本土品牌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丰田汽车公司董事长丰田章男曾提出,到2030年,雷克萨斯将在中国、北美、欧洲三大市场实现100%纯电动车型销售,并计划全球销量达到100万台。而上海作为新能源汽车需求最为旺盛、技术引领全球发展的市场之一,自然成为丰田的理想选择。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教授认为,中国市场完备的电动化及智能化产业链为外资车企提供了巨大机遇。丰田在上海建厂可以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快速获取先进技术和优质零部件资源,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特斯拉示范效应与长三角市场优势

汽车行业分析师杨宽指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成功案例为外资车企提供了政策范本。丰田此次选择在上海建厂,不仅填补了其在长三角地区生产基地的空白,还充分利用了该地区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和豪华车消费主要市场的优势。雷克萨斯在华销量中,长三角地区占比显著,进一步凸显了该地区的市场潜力。

丰田方面强调,新工厂将投入划时代的革新性生产技术,努力打造不同以往的生产一线应用场景,在满足环境友好需求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编辑整理以提供最新汽车行业动态及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