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泰控股集团发行双贴标公司债券,引领债券市场创新
AI导读:
近日,山东鲁泰控股集团完成2025年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该债券兼具“科技创新+高成长产业”双贴标属性。我国双贴标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发行规模扩大,品种组合丰富。其助力企业融资与产业升级,降低融资成本,引导资金流向新兴产业,形成良性生态。
近日,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顺利完成2025年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成长产业债)发行工作。值得关注的是,本期债券不仅聚焦科技创新领域,还叠加了“高成长产业”属性,成为济宁市首单同时具备“科技创新+高成长产业”双贴标的公司债券,为债券市场注入新活力。
所谓双贴标公司债券,是指同时符合两种不同类型债券标准和要求的债券产品。其诞生的本质在于破解单一主题债券“聚焦性强但协同性弱”的痛点,精准匹配国家战略需求与实体企业多元化融资诉求,推动金融与实体深度融合。
正是凭借这种“精准匹配、协同赋能”的核心价值,近年来我国双贴标债券市场逐步进入发展快车道——发行规模持续扩大,从早期的零星发行逐步走向稳定供给,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品种组合不断丰富,除“科技创新+高成长产业”外,“绿色+科创”“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等契合国家多维度战略的组合类型相继涌现,覆盖领域持续拓宽,成为金融市场创新亮点。
双贴标债券市场加速扩容
在当前国家多项长期战略进入协同推进的关键阶段、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债券市场向精细化发展的背景下,双贴标公司债券应运而生。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3日,共有85只双贴标公司债券顺利发行,发行规模合计达692.76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发行数量及规模分别增长174.19%和175.01%,彰显市场强劲发展势头。
从大额发行产品情况看,去年同期,发行规模超10亿元的产品仅12只,最大规模25亿元;今年此类产品数量升至30只,最大规模跃至50亿元。这反映出双贴标公司债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大额融资产品占比提升,市场活跃度与吸引力日益增强,凸显其独特市场价值。
从产品类型看,高成长产业属性类产品扩容成绩亮眼。数据显示,年内发行的85只双贴标公司债券中,23只叠加“高成长产业”属性,较去年同期的4只增长475%,成为双贴标债券市场扩容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引领债券市场创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双贴标公司债券的品种组合也在持续丰富,其中“科技创新+区域协调”类产品的创新尤为突出。相较于去年以“科技创新+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为主的组合,2025年新增“科技创新+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科技创新+西部大开发”“科技创新+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中部崛起”等多元类型,进一步将债券融资与区域发展战略深度绑定,拓展金融服务边界。
“从市场发展规律看,当前双贴标债券的品种创新主线清晰,核心是‘国家战略驱动’与‘产业痛点导向’的双轮发力——前者明确创新方向,后者提供现实需求支撑。”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企业融资与产业升级双受益
从市场实践看,双贴标公司债券并非单纯的“标签组合”,而是通过金融工具创新与实体需求的深度耦合,切实助力企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实现金融与实体双赢。
在融资成本层面,叠加双属性的债券产品因契合国家战略导向,更易获得市场投资者青睐,部分发行主体的票面利率较普通公司债券更低,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发行的3887只公司债券平均票面利率为2.50%;与之对比,同期双贴标公司债券平均票面利率为2.33%,前者较后者高出17个基点,凸显双贴标债券在融资成本上的优势,彰显其市场竞争力。
在产业赋能维度,双贴标债券通过“双重锁定”机制,确保资金精准流向产业链关键环节与核心领域,避免资金“脱实向虚”。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1月16日,该公司成功发行全市场首单“新能源及智能化发展高成长产业+科技创新”双贴标公司债券。此次募集资金紧密围绕企业主责主业,对接跃迁向新战略目标,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强化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表示,相较于传统单一属性债券多聚焦企业传统财务指标和信用评级,双贴标债券在基础考量因素之外,新增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如研发投入强度、专利数量与质量等)及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支持力度两大评估维度。这种拓展会推动债券市场形成新投资偏好,让资金更倾向于有科技创新能力、处于高成长产业赛道的企业,还可能重塑估值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指标权重,为高成长预期、核心技术优势企业赋予更高估值溢价。投资偏好与估值体系的双重转变,最终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新兴产业,既为产业升级提供融资支持,又能反哺资本市场,形成“产业升级”与“资本市场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