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二永债一级市场发行活跃度下降,国有大行发行缺位,中小银行成发行主力。TLAC债挤压传统二永债市场,市场波动致发行利率抬升。下半年发行格局或持续,不同类型银行差异化选择。

  国有大行发行缺位,8月份二永债一级市场发行活跃度明显下降,债券市场呈现新态势(债券市场)。

  财联社据Wind数据统计,8月仅有12只二永债发行,合计发行总额718亿元,环比7月萎缩超1600亿元,净融资额为-714.5亿元,为今年以来首个净流出月份,市场资金流动呈现负向趋势(市场资金)。

  从发行主体看,国有大行仅中国银行发行1只400亿元永续债,其余均为城商行、农商行及非银金融机构,成都银行(110亿元)、日照银行(30亿元)等中小银行成为二永债市场发行主力,中小银行在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小银行)。

  财联社注意到,国有大行发行策略的转向,是导致8月发行量萎缩的核心原因。从今年下半年来看,国有大行在二永债新增额度上虽仍发挥主力军作用,合计发行规模达2250亿元,但发行节奏明显放缓,且重心转向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TLAC债),债券发行策略出现新变化(债券发行)。

  Wind数据显示,TLAC债年内发行规模已达8000亿元,对传统二永债形成明显挤压,如8月4日,农业银行单期发行500亿元TLAC债券,全场认购倍数高达4倍,市场对这一新型资本工具认可度在提升,这种替代效应使得国有大行8月二永债发行量较7月显著下降。

  与此同时,8月市场波动导致发行利率被动抬升也导致以高评级为主的二永债市场承压,一级市场有所缩量。Wind数据显示,8月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超330亿元,其中高评级主体取消发行占比超九成。

  与国有大行的谨慎态度形成对比的是,中小银行发行热情高涨,成为支撑8月二永债市场的重要力量。8月单月包括日照银行、莱商银行、成都银行等9家城商行完成二永债发行,下半年以来城商行合计发行规模已达448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下半年"大行稳量、小行快进"的发行格局或将持续,这是不同类型银行在资本补充压力下的差异化选择,其中中小银行因息差收窄、盈利下滑更依赖二永债工具,而国有大行则凭借系统重要性银行地位优先发行TLAC债。

  财联社注意到,二永债市场今年出现首个单月净融资为负,主要系二永债近期逐步进入密集赎回期。以8月份来看,包括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在内的多家国股行赎回二永债,进入9月以来,二永债赎回规模更是陡然增大至3255亿元,其中9月22日到期量高达1010亿元,叠加跨季资金面扰动,短期流动性压力或抑制市场情绪。

  “从机构行为看,公募基金等交易盘受股市情绪压制,对二永债进行止盈抛售,集中出现在8月中旬,其中8月19日单日净流出超270亿元,而银行理财保险等配置盘则逢低增持”,有券商机构人士表示,目前中长久期二永债品种上行幅度较大,部分4年以上二永债收益率较年内低点偏离30-35bp,调整幅度已超过7月底行情,此前观望的配置资金9月可能入市,尤其是对3-5年期限品种的配置需求可能上升。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