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天津市在全国首批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总规模高达60.5亿元,位居全国第五,涉及渤海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天津医药等科技型企业。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将继续推动科技创新债券支持政策落地见效。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携手发布新政,力推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意在打造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截至5月14日,天津市凭借渤海银行等1家金融机构和天津医药等3家科技型企业,在全国首批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总规模高达60.5亿元,位居全国第五。同时,泰达科投、天津创投两家股权投资机构也已进入交易商协会注册通道。

此次天津市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标志着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全覆盖,债权融资与股权投资的双向通道进一步畅通。

其中,渤海银行发行的3年期固定利率科技创新债券,规模为50亿元,票面利率仅为1.75%,资金将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通过贷款、债券、基金投资等多种方式运作。渤海银行牵头主承销的天津医药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为3亿元,票面利率2.3%;渤化集团科技创新债券由天津银行牵头主承销,渤海银行等联席,发行规模2.5亿元,票面利率2.48%;而中交一航局的科技创新债券,由兴业银行天津分行主承销,为180天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票面利率1.70%。

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将继续深耕科技金融,开展债券市场扩面提质专项行动,深入企业调研需求,多渠道宣传政策,联合各部门建立奖励、增信机制,确保科技创新债券支持政策有效落地。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