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银行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科创债)的数量持续增长,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大量资金。上海银行将发行50亿元科创债,9家银行总发行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科创债认购倍数高且票面利率低,显示出市场吸引力。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创债的公告,扩容发行主体至银行等金融机构。

  银行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科创债)的数量持续增长,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了大量资金“活水”。

  5月16日,上海银行将发行2025年第一期科创债,规模达50亿元。截至5月14日,已有9家银行发布了相关发行公告,8家已完成发行,总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这些资金将精准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企业的成长提供金融护航。

  部分科创债认购倍数高

  在已完成发行的8家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发行规模最大,均为200亿元;浦发银行150亿元;兴业银行100亿元;杭州银行、渤海银行各50亿元。债券期限多为3年。部分银行因申购倍数高而增发,如农业银行从100亿元增至200亿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票面利率相对较低,为1.65%。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科创债认购倍数高且票面利率低,显示出其市场吸引力及政策导向。

  增强科创债投资吸引力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创债的公告,扩容发行主体至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有助于整合金融资源,通过多渠道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服务范围。

  为增强科创债市场活力,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建议完善交易机制,提升债券流动性;创新产品,如发展ETF等;推动金融机构与创投机构合作,形成良性循环;优化政策支持,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

  明明还建议简化发行审核流程、减免交易费用、提供贴息或担保支持等,以增强发行主体积极性;完善风险分担工具,构建适配科创企业的评级体系。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