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18日,A股延续上行趋势,市值总和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而债市则继续下跌,30年国债期货创5个多月最大跌幅。机构人士对债券后市走势仍持乐观态度,认为股债“跷跷板”效应分流资金是重要原因。

  股债市场正上演“冰火两重天”。

  8月18日,A股延续上行趋势,A股市值总和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同日,债市则继续下跌,30年国债期货创5个多月以来最大跌幅,现券收益率时隔4个月重回2%上方。

  债市圈纷纷感慨:A股创历史,债市却崩了;股市强得可怕,债券跌得吓人……不过,对于债券后市走势,机构人士仍普遍持乐观态度。

  股债跷跷板抢资金

  周一,A股涨势如虹,创下多项纪录。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728点,创近十年新高,两市超4000只个股飘红。

  股市大涨,债市投资者则又经历了难熬的一天。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1.33%报116.09元,创3月17日以来最大跌幅。

  现券方面,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其中,30年期国债活跃券“25超长特别国债02”收益率一度上行6.35BP报2.0575%。

  对比中债估值,上述表现均创4月初乃至3月下旬以来新高,尤其30年期品种时隔4个多月来到2%上方。

  当天,其他期限利率债收益率也有不同程度上行,信用债市场上,银行“二永债”收益率普遍大幅上行。

  事实上,受供给压力和买盘偏弱影响,债市尤其长债利率上周就有明显回调趋势,本周一,伴随A股大涨再度大跌。

  对此,有债市人士表示,在A股慢牛行情下,股债“跷跷板”效应分流资金是重要原因,风险偏好回升也会强化这一预期。

  债市看多气氛仍在

  从消息面来看,8月18日,财政部发布通知称,决定于8月19日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操作方向为随卖。

  不过,有券商固收人士表示,财政部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系一项常规机制,短期看对债市整体影响有限。

  央行在近期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下一阶段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

  展望后市,多数机构持乐观态度,提及的利多支撑包括经济基本面仍偏弱、资金面宽松预期等。不过,央行报告中删除了“降息”表述,加上股市节节攀升,增加了后市分歧。

  华源证券固收分析师廖志明认为,股市对债市的扰动是阶段性的,债市最终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关于后续债市的支撑因素,他在报告中提到了多个因素。

  “近期债市回调源于债基及券商自营系统性主动降久期,与赎回及经济基本面无关。”他认为,四季度降准降息的必要性上升。

  “对于当前的长端利率,我们倾向于债市已进入‘被错杀’的状态。”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固收分析师刘郁认为,未来一周或是债市方向选择的重要岔口。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