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日制定《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自律指引(试行)》,旨在推动债券估值行业适当竞争和多元化发展,规范债券估值业务,更好地服务于债券投融资场景,有望为民企发行人营造更加友好的融资环境。

为强化估值业务自律管理,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管理办法》,近日出台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自律指引(试行)》(简称《指引》)。此举旨在促进债券估值行业的合理竞争与多元化发展,规范债券估值业务,更好地服务于债券投融资活动。

业内人士指出,《指引》的推出,将有效推动债券估值行业的规范化进程,提升债券估值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进而优化债券投融资环境。债券估值业务作为债券市场定价机制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债估值中心、外汇交易中心等机构均已成为监管认可的估值机构。

202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管理办法》。自《办法》实施以来,估值机构的运营规范性显著提高,信息披露更加及时全面。例如,中债资信已开始对外披露“成交参考度”指标。同时,市场参与者对债券估值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认知水平显著增强。

中债资信业务创新部负责人宋伟健表示,《指引》的发布将进一步促进债券估值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完善银行间市场的自律管理体系,确保估值能够准确反映债券的公允价值,维护债券市场投资人的利益。同时,《指引》鼓励估值产品用户选择多家估值机构的产品,以促进银行间债券估值市场的良性竞争。

《指引》详细规定了估值机构的业务开展、估值产品的应用以及自律管理等方面,要求估值机构遵循净值化原则,客观反映债券的公允价值。此外,《指引》还鼓励用户选择多个估值产品,以引导银行间债券估值市场的良性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的发布不仅有助于引导债券估值的规范发展,还可能为民营企业发行人创造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通过强调估值结果的公允性,要求综合考虑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价格,有望缩小民企债券一二级市场价差,降低发行成本。

宋伟健举例称,《指引》通过提高估值编制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为民企类发行人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债券估值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合理化债券融资成本。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