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8日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落地,首批附带利息增值税的债券发行。新规下新发债券融资成本或上升,票面利率可能提升,新老券利差扩大,对债券市场供需、价格及资源合理配置产生影响。

  8月8日,国债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正式落地,债券市场迎来了首批附带利息增值税的债券。证券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8月8日起发行的国债、地方债、金融债的规模超过2500亿元,其中续发国债规模超2000亿元,新发债券规模近440亿元。

  受访人士认为,新发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相关发行人融资成本会上升,为补偿税负,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或将提升。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新发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税,之前已发行的继续免征至到期。

  此次河北发行30年期地方债票面利率最高达2.15%,湖北发行7年期地方债最高达1.79%,均高于相应国债到期收益率。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表示,新规短期内刺激存量债券需求增加,可能推升新债发行成本,也会推动部分债市资金流入高评级信用债及股权方面。

  在债券利息收入税收新规实施前夕,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及多家券商机构密集发行金融债券。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表示,政策调整对市场影响较为温和,部分依赖金融债融资的中小银行受影响较大。恢复征收增值税将提升新发行债券长期持有成本,提升现有债券配置需求。

  恢复征收增值税针对新发债券利息收入,将造成新老券利差扩大。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指出,8月8日前发行的债券(包含续发)可能成为稀缺免税资产,新券票面利率需相应提升。在成熟市场,对债券利息征税是普遍做法,有助于建立规范、透明和市场化的债券市场环境。

  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表示,对债券利息征税将促进债券市场价格合理定价,避免潜在资金空转风险,让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实体企业融资环境,更好支持实体经济。贺金龙指出,恢复征税将缓解财政收支压力,修正税制,强化国债基准利率定价功能,吸引长期资金向权益市场流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