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地方政府正将专项债券资金投向政府投资基金,以应对地方经济发展趋缓、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等挑战。此举符合最新政策规定,有助于拓宽资金来源,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精准支持地方产业升级。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专项债券资金投向政府投资基金

  近日,广州市财政局披露《2025年市级第一次预算调整方案》,其中在广州市本级今年新增的72.5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安排具体项目方面,安排了2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政府投资基金。

  8月6日,江苏省财政厅披露的《江苏省202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显示,省级财政安排9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

  今年6月份,北京市财政局公开披露发行了100亿元10年期专项债券资金投向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用于出资创业投资类项目及子基金。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政府投资基金是今年一个新变化。

  根据此前官方文件,地方政府不得将专项债券作为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不过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未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均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

  财达证券常务副总经理胡恒松曾告诉第一财经,在上述《意见》专项债投向“负面清单”中,政府投资基金不在其中,因此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政府投资基金符合最新规定。

  为何越来越多地方采用专项债券为政府投资基金注资?

  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吴志武认为,近年来地方经济发展趋缓,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下降,支出压力较为突出,导致资金供给所带来的挑战,政府投资基金迫切需要拓宽资金来源。而相比保险银行等其他社会资金,专项债资金支持政府投资基金具有一些优势。比如融资成本更低,且在债券还本付息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可以将基金更好地聚焦于政策目标的实现上。

  目前地方政府并未详细披露专项债资金用于政府投资基金具体项目。

  胡恒松认为,传统的部分专项债项目经常面临“钱等项目”、资金沉淀等问题。基金模式通过专业管理机构市场化选择项目,能够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且基金到期退出的收益可反哺财政,形成“投资-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同时,专项债投入当地政府引导基金将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精准支持地方产业升级。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曾告诉第一财经,目前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投资项目范围比较广,一些早期项目风险高,实践中一些投资项目失败比较常见。当然政府投资基金是国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重要工具,从其他国家来看一些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政府投资基金整体收益高于股市平均收益,国内像深圳等地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效果不错。因此专项债支持政府投资基金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同时也面临较大风险挑战。

  吴志武分析,获专项债支持后,影响政府投资基金偿债的因素有:一是,因政策性要求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收益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基金偿债具有决定性影响;三是,行政性管控因素易导致基金偿债风险增大;四是,政府投资基金退出难加剧偿债风险上升。

  他表示,由于政府投资基金运作上的一些风险,需要通过一些途径改善基金收益水平,进而提升偿债能力:一是,加强市场化运作,提高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收益。二是,强化对政府投资基金的管理。三是,探索多种基金退出方式,推动并购基金、S基金等多种退出渠道的发展。四是,加强基金信息披露。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