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8日,永贵转债上市即受热捧,收盘大涨24%。由于今年摘牌数量激增,可转债市场供需失衡,永贵转债成为机构争抢对象。外资也罕见参与优先配售。承销商东方证券因包销获得浮盈超百万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孙忠)春节后第二只新券上市,3月28日,永贵转债上市即受热捧,收盘大涨24%。今年市场摘牌数量激增,可转债新券筹码稀缺,永贵转债也因此成为机构争抢的对象。深交所数据显示,首日三家机构席位共计增持1.2亿元。

然而,中小投资者却选择弃购部分筹码,最终承销商东方证券浮盈超过百万元,喜获“大红包”。

外资追捧永贵转债大涨24%

3月28日,永贵转债上市,这是春节后的第二只可转债。开盘即大涨26%,触及临时停牌线。复牌后,该券略有震荡回落,最终收盘报124.160元,创下今年新券最高收盘涨幅。此前上市的四只可转债,平均首日涨幅为18%。

由于今年摘牌数量激增,可转债市场供需失衡,新券备受瞩目。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只要估值合理,就会积极参与。

永贵转债发行总额为9.8亿元,主要用于连接器智能化及超充产业升级项目和华东基地产业建设项目。原股东优先配售占比73.48%,网上发行占比26.08%。

深交所数据显示,首日三家机构席位抢筹永贵转债,合计买入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也罕见参与优先配售,其中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持有3.21万张,占比0.33%。

包销成承销商“大红包”

永贵转债持仓情况显示,承销商东方证券因包销43337张,共计433.37万元,占比0.44%,成为关注焦点。由于上市首日大涨24%,东方证券有望取得浮盈100万元,而此次保荐费与承销费共计471.70万元。

过去一年数据显示,包销已成为承销商收入加成的利器。在资本市场中,约有800万户中小投资者参与可转债打新,导致一券难求。然而,中签后总有部分中小投资者选择放弃认购。

知名可转债私募广东嗣盈总经理张晓东表示,中小投资者弃购比例一般在0.2%至1.6%之间,这一现象类似高价可转债提前赎回,总有投资者忽略,导致盈利大幅折让。而包销则让相关承销商收益得到加成。

例如,近期亿纬转债发行规模高达50亿元,中小投资者共有5982万元筹码选择放弃。此前渝水转债也有3164万元遭遇弃购。如今渝水转债最新收盘价格为123.332元,若承销商以120元价格抛售,可获得浮盈超过600万元,远高于发行保荐及承销费用356万元。

但券商投行人士提醒,尽管股市行情不错,但整体存在波动,并非每笔包销都能盈利。包销亦有比例限制,原则上不超过发行总额的30%。若实际包销比例超过此限制,将启动内部承销风险评估程序,并与发行人协商沟通。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