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短期震荡,机构建议积极布局
AI导读:
今年以来,股债市场表现迥异,债市短期料延续震荡,建议各机构以短债打底,交易长债,进行区间操作。分析人士指出,货币宽松政策迟迟未落地和科技股牛市启动的双重影响债市表现。同时,市场看多情绪逐渐升温,机构建议积极布局。
新华财经上海3月25日电(记者杨溢仁)今年以来,股债市场表现迥异,科技股独领风骚,而债券市场则面临持续调整。债市的这种走势,与业界预期大相径庭。
分析人士指出,在支撑与约束交织的复杂环境中,债市短期内或将继续震荡。为此,各机构可考虑以短债为基础,灵活交易长债,进行区间操作。
债市短期维持窄幅震荡
德邦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吕品认为,现阶段债市表现偏空,主要受到货币宽松政策迟迟未落地和科技股牛市启动的双重影响。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科技创新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冲了对货币宽松的依赖,货币政策工具也转向结构性精准滴灌。2025年,央行通过科技创新再贷款与专项再贴现定向支持科技企业,而非全面降息,这使得“债牛”难以获得全面宽松支撑。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MLF和LPR已近半年未进行调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周债券利率大幅波动,但整体来看,全周利率变化有限,长端利率小幅上行,而信用债和短债利率则有所下行。债市呈现出“向上有顶,向下有底”的态势。
国盛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解读称,债市利率难以继续上行的主要约束来自广谱利率的下行及资产比价效应。2025年一季度,管理层强调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广谱利率仍处于下行过程,特别是作为主要融资工具的贷款。贷款利率的下行将提升债券性价比,从供需两端驱动债券利率回落。供给端方面,贷款利率下行将引导企业更多通过贷款融资,减少债券供给。需求端方面,贷款利率下降有助于提升债券性价比,债券相较于按揭贷款更具吸引力。
此外,债市利率的大幅上行可能引发理财、基金等负债端的“赎回潮”风险,不利于金融稳定。利率进一步下行则可能受到广谱利率回落、季末冲击缓释和资金面改善等因素的制约。
债市看多情绪逐渐升温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小幅波动。例如,SKY_3M下探1BP至1.58%;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上行1BP至1.59%;SKY_10Y稳定在1.84%附近。
经过前期的快速、深幅调整,债市终于获得喘息机会。一位保险机构投资人表示,虽然多空博弈仍在持续,但积极因素正在增多。国债收益率已经调整到位,且存在降低波动性的需求。当前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水平已经基本不包含“适度宽松”的定价。
与10年期国债相比,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更大。当前1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水平已与2024年6月相当,而在此期间,OMO利率累计下调了30BP。1年期国债收益率先下后上,目前已经完全抹平了降息带来的下行幅度。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在流动性松紧变动的情况下,短端国债收益率的大幅波动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其他债券定价。当前政策需兼顾发展、楼市、化债等目标,货币宽松存在前置落地的必要。
随着货币宽松呼声再次放大,以及经济转型过程中稳住楼市、地方化债等目标的实现需求,利息的降低至关重要。管理层“择机降准、降息”有前置落地的必要性,这将为债市表现提供正面支撑。
机构建议积极布局债市
在多空博弈的环境中,短期债市或呈现“箱体震荡”格局。然而,这并未阻碍各机构积极参与布局。3月24日晚间,人民银行宣布将于3月25日开展4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并首次将中标方式由单一价位调整为多重价位,这有助于减少政策利率对市场的刚性约束,推动短期资金利率向市场化方向调整。
受此影响,24日尾盘利率加速下行,反映了市场对政策宽松导向的即时反应。业界对后续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的预期再次增强。
杨业伟建议,结合短期供给和基本面数据波动的影响,10年期国债利率近期的震荡区间将落在1.7%至1.9%范围内。各机构可将存单、短期信用债和其他短债作为底仓,用长债做波段交易。
中金公司则更为乐观,认为国内债券市场前景依然看好,二季度以后利率或将再次下行。建议关注本轮调整带来的交易机会,后续短端利率的下行空间可能更大。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