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公募机构将启动旗下信用债ETF作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的申请。中国结算发布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信用债ETF产品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融资工具,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本报记者昌校宇方凌晨

  3月24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多家公募机构将于近期启动旗下信用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作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的申请。这一举措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融资工具,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3月21日发布《中国结算关于信用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试点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信用债ETF产品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这是自2013年开展政府债ETF回购创新后,中国结算推进基金产品回购试点的新举措。

  产品申请需满足五大条件

  根据《通知》,信用债基金产品申请作为回购担保品需满足五大条件,包括投资标的为符合规定的上市债券、不以基金持有的债券开展回购融资交易、投资标的信用债发行人不少于30家等。此外,基金产品的做市商或流动性服务商家数不少于5家,且基金产品资产净值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

  持续期管理同样重要。《通知》规定,若基金管理人或基金经理存在违规行为、基金产品连续3个月日均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人民币等情况,中国结算将下调或取消其回购担保品资格。

  目前,平安基金、海富通基金等公募机构已表态旗下产品符合条件。数据显示,平安基金旗下公司债ETF规模超百亿元,海富通基金旗下产品也符合纳入回购质押库的条件。

  信用债ETF吸引力或提升

  多位公募机构人士认为,信用债ETF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将带来多重积极影响,包括拓宽投资者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等。此外,这一举措还有助于提升信用债ETF的吸引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展望未来,业内专家建议推动培养更加成熟的ETF做市商生态圈,提升ETF场内流动性;同时推动跨市场ETF产品的开发,打通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资金运用的效率与灵活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