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银行响应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优化流程、简化手续,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消费者。此前部分省市已有贴息先例,各地执行细则有所差异,贴息标准多在1.5%左右。

  近日,包括大行、股份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纷纷发声,响应7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多家银行表示将优化办理流程、简化手续,确保国家政策红利及时惠及消费者。

  新政具体执行细则仍有待披露,不过记者注意到,此前四川、重庆、杭州余杭区等地已有开展个人消费贷贴息的先例,从实践来看,各地有所差异,贴息标准则多在1.5%左右。

  多家银行响应消费贷贴息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会议指出,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有利于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8月以来,大行、部分股份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发声予以响应。工行表示,正在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实施。

  农行表示,将积极部署政策落地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贴息政策精准高效传导至千企万户,助力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建行年初在金融系统内率先启动实施消费金融专项行动,该行表示,将切实做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传导落实,让消费市场参与方更加便捷地获得国家政策红利,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交行已研究制定了《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共提出六大行动、35项具体措施,推出个人贷款整体品牌“交银惠贷”,加大对以旧换新、汽车、家电家居、文旅健康、餐饮零售等重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该行提及,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提振消费,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精准滴灌经营主体金融需求,让政策红利充分惠及各类主体。

  邮储银行称,将发挥遍布城乡的网点网络优势,切实降低城乡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全力确保国家政策红利及时、便捷、高效地惠及广大消费者。

  光大银行表示,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和保障措施,合理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精准落地;同时做好严格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控消费金融风险,全力确保国家政策红利及时落地,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对提振消费的杠杆作用,促进惠民生、促消费有机融合。

  东北证券银行研究团队认为,对消费贷款的财政贴息,如果期限拉得足够长,可以达到降低真实利率、弱化储蓄动机、增加当期消费的政策目的。此外,这也利好银行基本面。“在目前贴息政策下,银行可以在不追寻下沉客户的同时,实现消费贷规模的上量,从而拉大分母,缓和不良率。增加的收益可以用来处理存量零售不良贷款。”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表示,推进贴息政策落地,银行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力:精准对接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围绕重点消费场景和服务业细分领域设计贴息产品,明确贴息后利率、额度、期限等核心要素;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简化申请流程,降低居民及小微企业的获取门槛,并通过数字化服务提升办理便利度;加强跨部门协同与政银联动,建立贴息资金穿透式监管系统,防范套利风险,同时配合做好贴息资金的核查和台账管理,保障资金使用透明高效。

  部分省市已有贴息先例

  贴息政策的具体执行细则仍有待披露,不过记者注意到,此前已有部分省市开展个人消费贷贴息的先例。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在研报中提及,2024年来至少有四川、重庆、杭州余杭区3地开展个人消费贷贴息,其中四川实施时间早(2023年9月开始,延续至今)、范围广(全省范围)。

  以四川为例,四川省财政厅联动省级相关部门分阶段实施消费信贷贴息政策,对银行机构向省内居民发放的1年期及以上,贷款用途为汽车购置、电子产品、住房装修、家电家具耐用品4类商品线下消费贷款,财政部门按照年利率1.5%、单笔不超过3000元给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贴息,有效发挥提振全省消费需求作用。

  从执行流程来看,符合条件的消费贷款,借款主体需要向银行提交申报材料,银行审核后向所在市(州)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待财政部门审核后,再报送人民银行市(州)分行审核。对通过审核的消费贷款,由当地财政将资金划拨给经办银行。

  据四川省财政厅官网4月8日披露,相关政策实施以来,全省已兑现财政贴息资金超5800万元,支持省内银行机构发放消费贷款41.1亿元。

  记者注意到,已开展消费贷贴息的地方实践各不相同。比如,四川限定购买的商品品类,为汽车、电子产品、住房装修、家电家具4类;重庆限定购买的商户,需在限定的家装、家电、家具、厨卫行业领域商户定向消费,便可享家装厨卫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贷款贴息;杭州余杭区对申请人群有所限定,从低保边缘户到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的家庭。

  此外,各地贴息标准多在1.5%左右,如四川省为1.5%,重庆市初始标准为1.5%,后提升至2%,杭州余杭区为不超过1.5%。

  贴息资金则多由省、市按照不同比例来承担。比如四川贴息资金由省与市县按8:2比例负担,杭州市余杭区的财政贴息由省级财政承担60%,区级财政承担40%。

  “此次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精准发力,双向疏通消费堵点,既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又可缓解服务业经营主体流动性压力,增强供给端韧性。政策以‘贴息’为杠杆,能够撬动需求与供给的正反馈循环,进一步提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高政扬表示。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