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央企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 强化党建工作
AI导读:
多家金融央企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强化党建工作。国有大行如中行、工行率先实行副行长转任党委副书记,部委人士“空降”金融央企成主流,强化党建专业性,推动党建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
近日,工商银行官方微信号显示,7月30日,该行2025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党委副书记段红涛主持会议。这一信息显示,原任工商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的段红涛,已担任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集团等多家金融央企已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一职,强化党建工作。
接近金融央企人士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为落实2023年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金融系统党的领导,目前已有多家中管金融企业配备专职党委副书记,以协助“一把手”分管党建方面工作。
上述人士提到的“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即指2023年3月发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到的“组建中央金融工委,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等。
此外,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公司可在董事会中设置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目前,已经有多家国有金融机构据此不再设立监事会。
从目前趋势看,随着中央金融工委对系统党建工作的统筹深化,专职党委副书记的职责将进一步细化,其核心目标都是实现党建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
中行、工行率先实行“内部提拔”,副行长转任党委副书记
在国有大行中,目前主要通过内部提拔方式统筹深化党建工作,其中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率先推行副行长转任党委副书记机制,中国银行更是先行一步。
刘进2024年4月起任中国银行副行长。今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4月29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刘进因职务变动辞去副行长职务,转而担任中行党委副书记。
工商银行的调整则紧随其后。今年7月,原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段红涛转任党委副书记,延续了中国银行“副行长转任”的路径。
段红涛的职业生涯始于建设银行,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跨机构协调经验,使其在分管组织人事工作时更具优势。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有大行选择“内部提拔”模式,或源于副行长对机构业务架构、团队情况更熟悉,能快速推动党建与信贷、风控等核心业务融合。
部委人士“空降”金融央企成主流,强化党建专业性
与国有大行不同,中信集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央企的党委副书记多来自国家部委中的“70后”,由“监管空降”,且这些人选普遍具备人事、党建领域的深厚积累。
2025年1月,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张世昕被任命为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同月,另有两位来自部委的干部同步履新。
2025年2月,张璐被任命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2025年3月,何新红被任命为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副书记。
2025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人事司(党委组织部)司长(部长)刘尊涛,出任光大集团党委副书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