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理财规模压降 转型代销成趋势
AI导读:
面对理财市场攀升,未成立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正遭遇规模整改压降。截至6月末,多家中小银行自营理财规模下降,个别银行已清零。仍有银行不甘转为代销,但大量中小银行已积极转型。分析师认为,中小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节奏将加快,行业集中度将提高,中小银行具有代销优势。
面对规模持续攀升的理财市场,未成立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正遭遇规模整改压降的倒计时。
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30.67万亿,其中194家银行管理3.19万亿。剔除部分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中小银行自营理财降至180家,减少23家。上半年新发行自营理财银行减少45家。
自营理财业务关停或离场成中小银行宿命,转岗案例屡见不鲜。据统计,68家中小银行中61家规模下降,20家降幅超20%。
已有银行清零退场,2024年6月监管要求未设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2026年底前清理存量业务。
《银行理财市场半年报(2025年上)》显示,银行机构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和规模大幅下降,自营理财规模占比仅10.4%。多数中小银行自营理财规模压降明显,个别清零。
测算显示,68家披露半年报的中小银行中61家较年初下降,占比近九成。降幅超30%的银行有12家,海宁农商行降幅达100%。
但压降节奏和力度分化,26家银行降幅低于10%,7家银行自营理财较年初增长。
仍有银行不甘转为代销,部分中小银行锻炼出自营理财净值化能力,产品受欢迎。
西部农商行资管团队隶属大金融市场部,新发规模同比减少,但希望2027年退场。长三角地区农商行自营理财完成净值化转型,不想放弃牌照。
业内人士建议中小银行建设代销系统,培养专业人才,发展代销业务。大量中小银行已转为代销模式,参与代销的银行数量激增。
中信建投证券和开源证券分析师均认为,中小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节奏将加快,行业集中度将提高,中小银行具有代销优势。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