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AI导读:
银行业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现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姿态,通过AI手机银行、跨境金融服务等创新应用,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提升服务质效,降低服务成本。
中经记者郝亚娟夏欣上海北京报道
银行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5 WAIC)期间,《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人工智能正日益深度嵌入银行业各项业务流程。
交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钱斌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数智驱动,同创共赢:AI+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指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数智协同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阔、应用诉求迫切。无论从提升服务质效、降低服务成本、还是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不敢贷、不愿贷”的现实诉求,金融机构都必须转变方式,加快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在大会期间,上海银行推出全新AI手机银行。据受邀使用客户的回访及运营数据监测,AI手机银行已显现三大效能提升:一是通过大模型精准意图识别与工作流程优化,业务办理转化率提升10个百分点;二是补充金融资讯、生活服务等知识库,结合思维链训练,线上问题解决率显著提高,人工服务依赖降低;三是适老化设计与养老服务生态的完善,推动老年客群线上使用活跃度增长,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与安全性得到双重强化。上海银行副行长胡德斌表示,将持续探索AI在金融场景的创新——一方面深化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训练,注入监管法规、产品参数等专业知识,减少“幻觉”问题;另一方面搭建用户反馈闭环,通过真实交互数据迭代模型能力,完善多模态意图识别体系。
同时,人工智能正逐步拓展至对公金融业务场景,展现出更广阔的应用潜力。广发银行上海分行通过整合行内外资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场景化、生态化转型。一方面加强运用“跨境瞬时通”系列产品,为企业形成跨境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提供高效、便捷的全流程线上化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和结售汇服务,另一方面聚焦跨境电商卖家资金管理需求,利用专属收付款方案“广商汇”,提供高效、便捷、透明、安全的一站式资金收入、结汇和国际收支申报等服务,为客户提供金融便利。此外,通过优化业务流程,企业在银行可“一站式”完成相关手续办理,有效降低企业“脚底成本”,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效率。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安永亚太区金融科技及创新首席合伙人忻怡指出,AI与金融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双向奔赴。金融业的高数据密度、强规则特性与AI的高效处理能力、复杂算法架构天然契合,特别是生成式AI(GenAI)的演进能力正在创造显著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将AI深度嵌入银行业务全流程,在前台智能营销、中台风险管理、后台运营优化等环节形成“聚合效应”,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此外,在科技金融发展浪潮下,金融机构也正在以更开放的创新姿态,为科技企业注入发展动能。同时,复杂的金融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推动AI技术升级,“反哺效应”催生新一代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