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开门红”营销提前,策略转型应对挑战
AI导读:
今年银行“开门红”营销提前两个月启动,多家银行通过揽储活动吸引客户,提升资产。在当前存款低利率、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银行正从短期营销冲刺向全年营销战略转变,以应对市场竞争和盈利压力。
今年银行的“开门红”营销,似乎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银行营销策略成为财经聚焦热点。记者注意到,三季度结束不久,多家银行已迅速切换至“全年攻坚战”的状态中,10月以来,多家银行召开了经营会议,将“2025收官战”与“2026开门红”衔接,较传统时间提前两个月开启了“开门红”营销。
记者同时走访和电话采访多家银行后注意到,部分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分支机构已悄然开启揽储活动,若用户在此期间资产提升,可获得对应积分和奖品。
“开门红”活动悄然启幕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真抓实干的执行力,抢占时间窗口。”三季度刚刚结束,银行业一年一度的重头戏——“开门红”已悄然拉开序幕。近期,多家村镇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及股份制银行召开三季度经营工作会议,开启了2025年年末收官和2026年年初开局的“双线作战”模式。“抢”和“先”成为多家银行工作部署中提到的重点词汇。以浦发银行合肥分行为例,在11月2日的2026年“开门红”启动会上,该分行行长李跃凯在发言中提到,打好“开门红”,要奋勇争先,要“谋划早、行动早、抓得早”。与此同时,会上通报了“开门红”目标方案及2026年目标讨论情况,组织29家经营机构上台签署了“开门红”目标责任书。宁波东海银行董事长则在召开三季度经营工作会议暨“开门红”工作部署会上提到,要锚定“收官攻坚”与“开门布局”,做到双线并进、同步发力,以“起跑即冲刺”的姿态做好明年“开门红”工作。华夏银行太原分行也在相关活动上部署了“开门红”相关任务,公司金融板块、零售金融板块均制定了活动方案。相关领导在会上强调,要突出“快”字,抢占先机:在年末冲刺、项目储备及“开门红”布局上,务必反应迅速、行动果断,确保步步领先,掌握发展主动权。北屯国民村镇银行则召开了2026年“开门红”储备动员会,表示要“人人扛指标、事事求实效、点滴必争胜”“将任务层层压实到岗、责任逐一明确到人”,全力迎战新一年“开门红”。
从银行“开门红”的规划来看,存款、贷款的投放均是重点。然而,在当前存款低利率的环境下,存款产品吸引力不断下降,有股份行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直言,今年年底不像往年一样有存款利率小幅上浮的情况,“或许还会进一步降息”。
已有银行开始冲刺“揽储”“揽贷”
“我们推出了资产提升活动,您在原有资金量基础上提升10万元会有88元支付立减金(或等额权益),提升30万元会有128元支付立减金。”兴业银行北京某分行的客户经理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该行近期推出活动,针对不同资产规模的用户有不同的激励政策,如果用户资金量在原有基础上提升50万元、100万元,则会分别获得188元、288元支付立减金,活动到四季度末结束。另一家股份行北京某分行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若客户在近期将资产提升至6级别,可获得银行提供的300元权益。记者走访及电话咨询多家银行了解到,当前已有多家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分支机构开启了揽储活动,针对用户资产提升的不同额度给予不同权益激励。交通银行推出“资产提升有好礼”活动,在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客户完成近30天日均资产提升任务,可领取相应40元到600元不等的支付贴金券奖励。中国银行一分行推出活动,客户月末金融资产较上月提升1万元至600万元不等,次月可获得6元至300元不等的微信立减金。日照银行一支行推出资产提升活动,符合条件的客户如资产提升档位为1万元至5万元(不含),可领取4000综合积分。如达标更高档位,可领取最高129元微信立减金奖励。此外,山西银行、恒丰银行、东莞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近期上线了资产提升活动。银行开门红提前启动是多重压力下的选择,当前,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导致盈利压力增大,市场竞争加剧迫使银行提前抢占优质客户和信贷项目。同时,传统高息揽储模式失效,银行转向贷款和中间业务发展,提前布局为全年业务目标完成做好准备。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城商行、农商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10%、7.89%;净息差水平分别为1.37%和1.58%,进一步降至历史低位。银行“开门红”正在从短期营销冲刺演变为全年营销战略,这反映了银行业经营思路的转变,也意味着后续工作方式会出现转变。不过,记者注意到,随着近年来银行业加大息差管控力度,A股42家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银行息差整体呈现出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其中,在三季度26家披露了净息差的上市银行中,有8家银行净息差环比二季度走阔,4家与二季度持平。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