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银行工业贷:助力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
AI导读:
柳州银行通过推出地方财政贴息专项工业贷款,精准破解工业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数据显示,该行工业企业贷款规模持续增长,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融资效率,战略定位驱动差异化发展,实现稳健高质量经营。
“柳州工业贷让我们松了一口气,这笔贷款解了我们原材料采购的燃眉之急!”日前,柳州市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欣喜表示,由柳州银行发放的地方财政贴息专项工业贷款,如“及时雨”般挽救了厂子的生产。
据了解,柳州作为我国西南工业重镇,当前正迎来地方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发展历史机遇。作为地方规模最大的股份制城商行,柳州银行近年来紧扣地方工业转型升级与“新制造”战略部署,全力打造“最懂工业”的城市商业银行。
工业类贷款规模持续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数据显示,柳州银行工业金融战略成效今年进一步显现。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工业企业贷款余额已达205.94亿元,较年初增长19.33%,增幅10.36%,覆盖3308户企业。柳州银行表示,公司深耕本地,坚定服务实体经济决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尤其是今年以来,柳州银行积极响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印发的《广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联合柳州市工信局创新推出“惠企—柳州工业贷”专项产品,通过“高效审批+财政贴息”的组合拳,精准破解工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柳州银行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工业企业
据了解,“柳州工业贷”享受自治区与柳州市两级财政各1个百分点、合计2%的贴息支持,大幅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以广西庆达精密机械公司为例,据相关财务负责人测算,预计“柳州工业贷”每年可为公司节省利息支出约100万元,有效提振企业扩大再生产信心。
“发放的贷款将用于开发厂区闲置用地,新增产品组装线,提高公司产能。这些来自市场一线的反馈,生动反映了工业贷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实质助推作用。”上述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融资效率,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除了持续加大工业类贷款投放,全力支持地方企业转型,柳州银行还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融资效率。
据了解,近年来柳州银行通过深化“政银企”三方协作机制,精准匹配制造业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优化“一站式”信贷流程,提供“量身订制”的融资方案。
柳州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尹冠华透露,公司通过“量体裁衣”式的专属金融服务,实现对重点支持领域企业的精准滴灌。
据悉,首笔“惠企---柳州工业贷”从对接企业需求到资金到账仅用时三个工作日,创下该行信贷审批新纪录。
“这种高效的服务模式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反响”,尹冠华表示,“柳州工业贷”政策发布以来,该行已收到来自各工业园区数百家企业的咨询,涉及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十余个重点领域。截至9月底,投放“惠企-柳州工业贷”4.97亿元,支持工业企业36家。
“工业贷切中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融资痛点”,尹冠华进一步指出,尤其对需要技术攻关、流动资金补充的企业而言,低成本资金直接提升了竞争力。据了解,“柳州工业贷”重点支持的汽车、机械装备、新材料等柳州核心产业及“智改数转”项目。
战略定位驱动差异化发展,柳州银行稳健前行
柳州银行工业贷款规模发展迅速并非一夕之功,而是工业金融战略的持续深耕。
近年来,柳州银行围绕促进柳州市工业转型发展特色需求,持续创新和完善产品矩阵,先后出台了《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以及推出“倍增贷”“工业快贷”“入园助企贷”等场景化工业金融产品。
2025年3月,柳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斌在工业转型升级金融同业交流会上再次强调打造“最懂工业”的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目标,并表示将继续围绕培育“工业树”、打造“产业林”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柳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斌(左)带队走访科技企业
“中小银行践行高质量发展路径需找准市场定位、打造细分领域竞争优势,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撰文指出,中小银行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本地特色产业、特色客户群业务上,打造细分领域竞争优势,形成自身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而持续的差异化发展战略也驱动着柳州银行经营走向稳健高质量之路。近日,柳州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份,柳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4.01亿元,同比增加2.15亿元,增幅6.73%;各项贷款余额1625.33亿元,同比增加137.23亿元,增幅9.22%;各项存款余额1866.86亿元,同比增加143.64亿元,增幅8.34%。
业内指出,柳州银行通过工业贷产品的创新与实践,不仅实现了自身业务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