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第三家股份制银行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获批筹建,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大,为破解科技金融发展瓶颈提供抓手,在激活市场、优化资本配置、促进产融协同等方面作用凸显。

  第三家股份制银行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IC”)近日获批筹建。7月3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已收到监管部门批复,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50亿元,为招商银行全资子公司。此前,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宣布筹建AIC已获批。

  AIC股权投资试点的扩大,为破解科技金融发展瓶颈提供了重要抓手。其在激活市场活力、优化资本配置、促进产融协同等方面的作用将日益凸显。

  股权投资作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与科技型企业的适配性本是天然的。科技创新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长周期、轻资产的特点,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而股权投资通过收益与企业成长绑定的机制,能够容忍创新初期的不确定性,与科技企业的发展规律高度契合。从全球范围看,科技产业的繁荣,背后都有股权投资的深度参与。

  相关数据却不容乐观。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股权市场投资共10727次交易事件,交易金额合计16026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1.6%和28.8%。资本供给结构失衡,退出渠道受限,投退比失衡……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使得股权投资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

  面对这些挑战,AIC股权投资试点的扩大恰逢其时,其破局作用体现在三个维度。在市场激活层面,政策放宽相关资金投资上限后,可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国资+AIC领投、产业跟投、市场扩投”的链式反应。同时,AIC的参与丰富了退出渠道,为破解投退比失衡提供了新路径。在服务能力提升层面,银行系AIC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遍布全国的运营网络等独特优势。在产融协同层面,AIC有望成为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枢纽,推动形成正向循环。

  当前,AIC股权投资试点深化仍需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如何建立更科学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等。AIC股权投资试点的推进,是对科技金融体系的有益完善。期待更多AIC能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