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分析了银行板块过去一年半持续上涨的原因,包括地产融资政策变化及化债政策落地。探讨了近期买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预测了银行上涨的持续性,并指出估值偏低的银行未来上涨空间可能更大。同时,强调了美债利率变化对银行等安全资产配置的影响。

1、银行为何能持续上涨一年半?

过去一年半银行大涨60%,去年924以来银行贡献了上证指数24%的涨幅。我们1.19年度策略《大安全当立》以来持续推荐银行的逻辑是:(1)20年8月地产融资“三道红线”导致银行PB持续回落到23年底的0.4倍;(2)23年底以来,地产信贷支持“三个不低于”/保障房收储/5000亿补充一级资本金等“化债”政策相继落地,修复银行资产质量,银行PB也持续修复到现在的0.64倍。

2、近期谁在买银行?

今年3月以来银行加速上涨,险资/私募/ETF是主要的增量资金,而外资/公募/杠杆资金未明显增配。(1)险资:3月中旬开始密集举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港股银行;(2)私募:对银行的超配比例从3月的-8.32%大幅提升至5月的7.95%。(3)ETF:4月以来大幅流入银行160亿元。

3、银行能涨到什么时候?

我们在6.22《赚钱效应为何不强?》中指出:国内“化债”政策仍旧“托而不举”,大规模存量“化债”尚未开启,银行的资产质量仍有修复空间。我们判断:在(1)大规模存量“化债”政策落地&(2)银行业估值得到系统性修复之前,银行依然有继续上涨空间。

4、哪些银行未来能涨更多?

大规模存量“化债”政策落地后,银行业PB有望继续修复,当前估值偏低的个股未来上涨空间可能更大。当前PB处于相对低位的有贵阳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郑州银行等

二季度银行的涨幅和其资产质量也有明显的相关性,当前PB相对其资产质量仍偏低估的银行,未来上涨空间可能更大。(1)当前PB相对于其不良资产率仍偏低估的有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无银行、光大银行等;(2)当前PB相对于其不良贷款拨备率仍偏低估的有贵阳银行、苏农银行、无锡银行、郑州银行等

5、银行搭台,安全资产唱戏!

我们在《美债“洪峰”,注意“安全”!》中指出:当美债利率高位回落,流动性转向宽松的时候,交易成长股“完美故事”的胜率更高;而当美债利率底部抬升,流动性转向收紧的时候,配置黄金/银行/资源/公用等“安全资产”的胜率更高。7月混沌,警惕美元流动性冲击!继续配置反脆弱的“安全资产”—①即期净资产(本金)确定性的“中特估”(黄金/银行/资源/公用)+②未来现金流(利息)确定性的“科特估”(国产AI算力)。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变化风险,产业政策变化风险,技术进步与应用落地节奏不及预期等。

(文章来源:西部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