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沉寂多时的银行A股IPO再现新动向,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行IPO审核状态恢复为“已受理”。当前A股仍有15家银行在上市辅导阶段,面对资本补充压力,中小银行多渠道补血纾困。


  沉寂多时的银行A股IPO再现新动向。

  6月30日,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显示,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行IPO审核状态恢复为“已受理”。同期递交申请的广东顺德农商行仍“中止”,广州银行IPO终止审核。

  目前A股仍有15家银行在上市辅导阶段,汉口银行苦战IPO辅导15年。近期新疆银行发布上市财务顾问服务项目招标文件,开启上市辅导准备。

  “当前我国中小银行IPO所面临挑战与行业格局、政策导向及自身能力密切相关。”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银行业头部效应显著,叠加政策导向变化,金融机构上市优先级下降。

  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断下跌形势下,永续债、增资扩股等“补血”手段正成为IPO募资替代方案,2025年以来已有部分银行完成增资扩股和资本补充债发行。

  6家银行IPO“候场”,区域银行上市进程分化明显。

  在一众排队上市的中小银行中,东莞银行和广东南海农商行近日恢复审核,受到关注。

  图源: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东莞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净利润同比下滑;广东南海农商行净利润正增长,但营收同比下降,不良贷款率攀升。

  当前沪深交易所主板共有6家银行排队候审,上交所主板的湖州银行处于“已问询”阶段,湖北银行、江苏昆山农商行维持“已受理”状态;深交所主板的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行近日恢复受理,广东顺德农商行仍处“中止”状态。

  除已进入实质审核阶段的银行外,当前有15家银行处于上市辅导备案登记受理阶段。其中,汉口银行自2010年启动辅导,上市“持久战”已跨越近15年。

  此外,西北地区的新竞争格局正在形成。今年5月,新疆银行发布上市财务顾问服务项目招标文件,开启上市辅导准备工作,成功获批入选2025年度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乌鲁木齐银行虽自2017年开启上市辅导却进展缓慢,两大机构的角逐使“新疆首家上市银行”归属充满悬念。

  A股银行IPO三年“断档”,中小银行多渠道补血纾困。

  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登陆深交所以来,A股市场已连续三年未见银行新股上市。相比之下,港股市场在今年1月迎来宜宾银行挂牌。

  从深沪交易所审核情况来看,与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行同期冲刺IPO的多家银行已陆续“折戟”。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当前上市银行估值较低,银行若此时上市,可能面临股价低迷、融资额受限等问题。

  王蓬博指出,当前还在排队IPO的银行中,部分银行仍存在股权结构不清晰等问题。随着未来央行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环境可能会有所好转。

  尽管上市之路艰难,中小银行对IPO的执着却丝毫未减,这背后是日益严峻的资本补充压力。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下滑。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上市不仅能直接补充核心资本,还能为后续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奠定基础,这对主要依赖息差收入、内源性资本生成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尤为重要。

  面对短期内难以登陆资本市场的现实,部分银行已开始寻求多元替代方案。2025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已陆续批复多家银行增资扩股方案。此外,东莞银行、桂林银行等则通过发行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

  薛洪言认为,在提升竞争力方面,中小银行需锚定差异化,做“小而美”的区域深耕者,依托地缘优势聚焦细分市场,形成特色。同时,需优化资产质量与资本管理,建立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