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存款利率下调后,同业存单发行利率逆势上行,对银行负债产生不小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趋紧,一般性存款“搬家”,银行通过同业存单补充负债,市场担忧存单供给压力上升。资金面紧张态势明显,同业存单利率受银行间流动性影响,整体跟随资金利率变动。

“降存款利率对银行负债影响不小,同业存单发行不断提价。”北京地区某私募基金债券投资总监称。5月26日,工商银行发布发行公告,该行一年期“25工商银行CD194”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达1.7%,较5月20日存款利率下调当日同期限存单发行利率1.64%有所上升。此趋势同样出现在其他大中型银行同业存单发行中。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同业存单利率逆势上行的背后,一是银行间市场资金趋紧,二是存款利率下调促使一般性存款(包括企业和居民存款)“搬家”,银行通过同业存单补充负债,市场担忧存单供给压力上升,对存单利率形成压制。5月8日,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10bp至1.4%,随后5月20日,一年期LPR和5年期LPR报价分别下调10个基点至3.0%和3.5%,同时国有大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然而,同业存单利率并未随之下行,反而升至1.7%。

资金面紧张态势明显。数据显示,5月26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松紧指标DR007为1.65%,较存款利率和LPR下调当日上行6BP,显示资金面有所收紧。作为货币市场工具,同业存单利率受银行间流动性情况影响,整体跟随资金利率变动。5月中旬以来,国债和地方债净发行量明显上升,叠加税期和跨月压力,资金利率边际收敛。

开源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呈祥表示,当前1年期存款利率低于现金类理财收益率,或驱动部分存款向理财转化,影响银行融出意愿。当前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等提供流动性和基础货币,形成“央行—大行、股份行等一级交易商——非一级交易商的中小银行—非银”四层流动性传导结构。若大行流动性紧张,减少融出,中小银行和非银的流动性就趋于紧张。

存款流失加剧银行负债压力。存款利率下调前后,银行理财业绩基准普遍下调,但理财等资管产品收益率仍高于银行存款。预计一般性存款或转向资管产品,“存款搬家”现象或加剧,银行负债压力加大。但从全局看,存款并未减少,只是在银行不同负债科目间变化。

一般性存款流至非银机构的存款一部分回流至企业形成企业存款,一部分在非银机构沉淀形成非银存款,还有一部分投资于银行发行的债券,表现为同业存单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同业存单余额为21.5万亿,占比银行业总负债的5%。华创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称,存款搬家非银后,银行负债压力放大,同业存单及同业负债提价压力上升。

此外,大行承担支持实体经济任务,信贷投放力度保持,资产负债产生缺口,通过同业存单补充负债压力较大。2024年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上调同业存单发行备案额度,今年工行同业存单备案额度激增1万亿至2.2万亿。截至5月23日,六大行同业存单余额占今年备案额度72%,高于去年同期。刘呈祥表示,银行缺存款或影响同业负债定价,大行对同业负债依赖度提高,一般性存款流失或使同业定存再度提价。

总体来看,存款利率下调后一般性存款“搬家”以非银存款或同业存单形式回流银行负债,实现负债结构再均衡,但负债成本改善效果或低于预期,因非银存款或同业存单利率高于一般性存款。比如,当前大行一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1.7%,高于同期限一般性存款利率0.4个百分点。(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