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有望扩容至八家,中信、招商、兴业等股份制银行拟成立全资AIC。随着二级市场IPO回暖,今年银行股权投资明显回暖,AIC作为金融市场重要力量积极参与股权投资,助力科技创新。2024年五大AIC合计实现净利润超183亿,展现强劲盈利能力。

  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sset-investment Company,以下简称“AIC”)有望扩容至八家,此举将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自2017年五大国有行设立AIC以来,AIC阵营即将迎来三位股份制银行新成员。近期,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相继发布公告,拟出资设立AIC,而兴业银行筹建AIC的申请也已在5月获得监管批复同意。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二级市场IPO回暖以及监管对AIC阵营的扩容,今年银行股权投资明显回暖,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兴业、中信、招商拟成立全资AIC,加速金融市场布局

  5月7日,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AIC股权投资试点正在加力扩围,目前签约意向金额已突破3800亿元。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有序开展,18个试点城市的“首单”业务均已落地,金融监管总局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当日下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已同意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标志着第六家AIC即将成立,兴业银行也成为首家获得AIC牌照的股份制银行。

  公告显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为兴业银行全资子公司。兴业银行表示,设立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将有利于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对债转股业务的专业化、市场化运作,降低企业杠杆率,并加大对科创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招商银行拟出资15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AIC,中信银行也计划出资10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这两家银行的举措进一步彰显了AIC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五大AIC净利润超183亿,展现强劲盈利能力

  此前,我国AIC仅有五家,分别隶属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成立初期,AIC的主要职能是帮助银行化解不良资产,从事市场化债权转股业务。然而,随着政策的持续回暖和市场的不断发展,AIC的盈利能力逐渐显现。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五家AIC合计实现净利润183.54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工银投资实现净利润最多,达到47.97亿元。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AIC的强劲盈利能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AIC投资显著回暖,助力科技创新

  多位银行总行及AIC人士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二级市场和IPO的回暖,银行参与股权投资明显回暖。AIC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股权投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与地方政府、PE、VC等专业股权投资机构以及券商等中介机构的紧密合作,AIC成功投资了多个优质项目。例如,建行集团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对无星微科技有限公司的B++轮投资,投资规模达2000万元。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也为AIC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此外,AIC还积极探索盲池基金等新型投资模式,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尽管AIC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和考验,但其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关键词:AIC、银行股权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