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农商行扩张棋局:规模与质量的博弈
AI导读:
常熟农商行通过吸收合并村镇银行加速地域扩张,常熟以外地区营收占比超66%。但省内异地机构营收及利润规模同比下滑,不良率走高,面临省内上市城商行、农商行的激烈竞争,需从规模优先转向质量突围。
年内三场临时股东大会、将7家村镇银行纳入“村改支”版图,常熟农商行加深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网点布局。目前这家银行常熟以外地区的业务营收、拨备前利润占比均已超过66%。
但扩张之下,省内异地机构营收及利润规模同比下滑、村镇银行不良率走高的“区域温差”显现,叠加省内上市城商行、农商行的激烈竞争,常熟农商行这场从“规模优先”转向“质量突围”的金融棋局,该如何继续落子?
地域突围从布局到加速
8月,常熟农商行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吸收合并三家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的议案。至此,年内该行已将7家村镇银行纳入整合版图,通过“村改支”进行地域扩张的势头迅猛。
6个月内,该行共计召开3次临时股东大会,每次会议上,吸收合并村镇银行的事项均未缺席。今年2月,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敲定吸收合并三家村镇银行,6月26日该行收到监管批复,三家机构随后改设为支行并揭牌开业。
6月中旬,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吸收合并一家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的议案,6月30日,经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这家村镇银行成为年内第四家被整合的对象。直至8月,三家村镇银行的吸收合并议案顺利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7家村镇银行中,2家为兴福村镇银行体系内机构,5家为体系外机构。从相关银行的区域分布来看,遍布苏南、苏中、苏北,常熟农商行金融服务网络进一步加深。
事实上,这家从农信社改制而来的农商银行的异地扩张棋局早已展开。2006年,原银监会出台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农商行走出注册地开设异地分支机构。2007年常熟农商行赴湖北咸丰发起设立首家村镇银行。2008年,该行又在江苏南通市海门区设立海门支行。
2013年,常熟农商行进入“批量化组建”阶段,一批村镇银行相继成立;2019年,常熟农商行获批在海南海口设立全国首家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兴福村镇银行”。此后数年,常熟农商行的村镇银行版图稳步扩张。2022—2024年,该行共成功吸收兼并体系外村镇银行5家。2024年以来,常熟农商行加快村镇银行“吸收合并”步伐。直至2025年,该行吸收合并村镇银行的动作明显加快。
通过地域扩张布局,2025年上半年,该行常熟以外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比达66.52%,拨备前利润占比达66.62%,成为其重要增长极。
“作为全国首家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我们在推进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上具有先发优势。”8月18日,常熟农商行在回应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吸收合并村镇银行不仅能深化省内分支机构布局、推动地级市集约化发展,更能帮助该行快速扎根当地市场,提升小微、“三农”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业绩亮眼背后的“区域温差”
在2025年中报披露季,常熟农商行率先交卷,并同步推出首份中期分红方案。
从业绩数据看,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13.51%。
拉长时间线来看,2021—2024年,该行营收从76.55亿元攀升至109.09亿元,四年间年均增速始终保持在10%以上;同期,归母净利润从21.88亿元增长至38.13亿元。
然而,当视角从“整体”转向“区域”,业绩亮眼背后的“区域温差”却逐渐显现。
从区域经营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常熟以外地区虽仍贡献66.52%的营收与66.62%的拨备前利润,但若对比2024年同期数据,营收占比及拨备前利润占比分别下滑6.66个、12.18个百分点。
细分到江苏省内业务,压力更为直观。2025年上半年,常熟以外的江苏省内地区实现营收30.2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0.83亿元同比下滑1.91%;拨备前利润20.22亿元,同比降幅达9.1%。
对于异地业务营收及利润占比下滑的原因,常熟农商行解释称,今年上半年,得益于“财富管理深耕+投资交易增效”双轮发力,该行实现非息收入14.22亿元,同比增57.26%,由于这部分增长集中于常熟本地,所以拉高了本地营收、利润占比。未来,该行异地业务将聚焦优势区域深耕存量市场,依托村镇银行兼并收购拓展新区域,同时发展财富管理拓宽收入来源。
在资产质量表现方面,该行不同地域机构之间也已出现分化。2025年上半年,常熟本地贷款不良率仅0.50%,较2024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而常熟以外的江苏省内地区不良率则升至0.85%,省内村镇银行、省外村镇银行不良率分别达1.01%、1.07%,高于全行0.76%的平均水平。
针对这一现状,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区域型银行快速扩张中,因人才、技术瓶颈导致异地不良率上升属于情理之中,建议该行将本地成熟的IPC技术复制至异地,强化数字化风控。他进一步强调,常熟农商行的扩张已进入“质量提升期”,需从“规模优先”转向“质量优先”。
“资产质量分化可能短期持续,若异地扩张节奏与风控能力不匹配,分化或加剧。”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也强调,建议从四方面加强风控。
如何占据一席之地
在全国经济版图中,江苏是公认的“优等生”,不仅吸引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纷纷下沉抢滩,更孕育出9家上市银行。
除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三家城商行外,与常熟农商行“并肩”的还有紫金农商行、无锡农商行、张家港农商行、苏州农商行、江阴农商行。从业绩披露节奏看,除常熟农商行外,江阴农商行也保持“领跑姿态”。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分析称,置身于这样的市场,常熟农商行面临三重核心压力。一是客群定位高度趋同;二是业务模式同质化;三是区域资源分布不均。
对于未来的差异化竞争路径,常熟农商行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持续深耕“常银微金”模式,以大数据、AI深化小微服务,构建“跑街+跑数”双轨服务网络;布局科创、跨境金融等新增长极;推进普惠式财富管理;稳妥推进村镇银行吸收合并,下沉普惠触角,持续巩固该行核心竞争力。
王蓬博则从行业发展给出建议,他认为,常熟农商行未来需进一步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效益导向”。通过优化异地布局,聚焦经济基础好、金融需求旺的重点县域;针对当地农业特色、中小企业痛点开发适配的特色金融产品;最终以更高的服务精准度,将现有差异化优势转化为长期竞争壁垒。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