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以来,中小银行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潮,民营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本轮调整主要集中在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上,部分银行出现利率“倒挂”现象。中小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专家建议优化存款结构,提升资产质量与配置效率。

“明天降息!有需要的抓紧购入!”4月以来,中小银行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潮,此前以“利率高地”著称的民营银行纷纷开始下调存款利率,有客户经理在朋友圈提醒客户“且存且珍惜”。

据记者统计,本月已有10家民营银行宣布调整存款利率,超过民营银行总数的一半,另有部分民营银行暂停了相关存款活动。具体来看,本轮调整主要集中在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上,调整幅度普遍在5基点至20个基点,部分银行出现利率“倒挂”现象。利率下调背后,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利率下行、监管约束以及“开门红”活动结束等。

3年期、5年期为本次调降重点

进入4月,19家民营银行中已有10家宣布了存款利率下调事宜。例如,商银行4月21日起下调定期3年、定期5年、大额存单3年期、大额存单5年期产品存款利率。今年2月,锡商银行刚进行了全线调整。富民银行年内第三次下调存款产品利率,1月初该行定期3年存款利率可达2.9%。

中小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许多银行留出的缓冲时间非常短暂,往往在公告次日便执行利率下调。某民营银行客户经理表示,现在周围的银行都在降,而且监管也比较严格。另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民营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7.84%,净息差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

面对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专家建议,在负债端,银行应优化存款结构,降低负债成本;在资产端,应提升资产质量与配置效率。还可通过合理配置产品提升整体资产收益率。不少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未来利率走势“不好说”,需要以银行后续公告为准。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