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A股上市银行获股东高管增持,彰显市场信心
AI导读:
近日,多家A股上市银行如邮储银行、光大银行等获得控股股东或高管增持,合计增持金额超过亿元。专家指出,此举体现了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尽管面临外部冲击,但中国经济具有系统性优势和巨大韧性,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
多家A股上市银行获股东和高管增持,彰显市场信心。
近日,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成都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和江苏银行均获得控股股东或高管增持,合计增持金额超过亿元。其中,浙商银行高管计划增持超2000万元,华夏银行和江苏银行董监高及业务骨干增持金额分别不少于3000万元、2000万元。
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环境下,股东和高管的增持举措体现了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尽管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国际银行业造成市值冲击,但对国内银行业的冲击是间接和有限的。在此背景下,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增持潮涌现,银行股受青睐
4月9日晚间,华夏银行和江苏银行分别发布公告,宣布董监高及业务骨干将增持股份,合计增持金额分别不低于3000万元、2000万元。增持计划不设价格区间,实施期限为6个月内。
此前一日,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成都银行和浙商银行也密集发布公告,披露了控股股东或高管增持的具体情况。邮储银行获控股股东邮政集团增持1991万股,光大银行获控股股东光大集团增持,成都银行则由实际控制人成都市国资委控制的两家企业增持。浙商银行则由高管个人资金支持增持。
专家指出,此次增持潮主要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对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看好。增持举措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维护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
关税政策影响有限,银行业基本面稳健
3月以来,超过20家上市银行公布了2024年度财报。中金公司分析师指出,上市银行业绩显示出行业基本面边际改善迹象。尽管面临息差下行、净手续费收入下降等不利因素,但银行业通过资产扩张、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及拨备节约保持业绩稳定。
对于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中泰证券分析师指出,总体上对银行的贷款需求和净息差带来额外压力,但资产质量能保持稳健,对银行业影响可控。此外,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一季度国债收益率上行的趋势面临边际变化,银行板块高股息的性价比提升。
面对外部冲击,中国经济展现了巨大韧性。专家建议,国内银行业应集中精力推动经营模式转型,通过科技赋能、轻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记者:李若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